《易經》剝卦智慧1|順時而止,無可無不可,厚德載物,處剝有道

《易經》剝卦智慧1|順時而止,無可無不可,厚德載物,處剝有道

《剝卦》引言

2022年5月8日中午12.00左右,在貴州省織金縣發生了一次嚴重的山體崩塌事件,一座陡峭的石頭山,因爲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半座山從山體剝落,造成當地3人被埋而死亡。

這種山體剝落的事件,在現代叫山體滑坡;在古代叫山崩,史書記載往往用“山陵崩”三個字,史書上出現“山陵崩”這三個字的時候,往往會說這是一種不詳之兆,是一件凶事,是老天對統治者發出的警告;

這種山體剝落的事件,有時因爲有人員傷亡,造成比較大的影響而爲人所知,有時因爲發生在人跡罕至的地方,可能只是一小塊石頭從山上掉了下來,沒有對人類造成什麼傷害而不爲人所知。

其實這種山體剝落的事件,在自然界無時無刻不在發生,大小而已。正是因爲這是一種自然現象,中華民族羣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專門爲它畫了一個卦,來闡述它的規律性,這個卦就是《剝卦》。

《剝卦》的卦象

《剝卦》上卦爲艮卦,下卦爲坤卦,艮爲山,坤爲地,山附於地,山高起於地上而爲風吹日曬,山體無時無刻不在受到自然界的風化,假以時日,正是山體逐漸剝落之象;

《剝卦》六爻,五陰一陽,陰爻自下而生,漸漸生長至於六五而盛極,陰爻進、陽爻退,陽爻爲陰爻所剝,最後陽爻只剩一爻,羣陰剝陽之象,陰盛陽衰之象,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之象;

《剝卦》的卦辭,剝:不利有攸往。

自然界山崩之時,當遠離山崩之地,否則要麼被落石砸傷砸死,要麼被剝落的山體掩埋,當自然界山崩之時,人不宜再往,再往則悔吝兇。剝:不利有攸往。

人羣社會,羣陰剝陽,陰盛陽衰,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之時,小人剝喪於君子,君子往則爲小人所害。人羣當剝之時,君子之道消,不利君子有所作爲,,君子不利有所往。剝:不利有攸往。

君子何以處《剝》

當遇剝事,當遇剝時,君子何以處之?下卦坤卦有順象,上卦艮卦有止象,當遇剝事,當遇剝時,隨時消息,順而止之。

以山之剛,尚且不免於剝;以月之明,尚有陰晴圓缺;天有行,地有剝,自然之道;山有剝,月有缺,君子之道消息有時,人法天地自然之道;

’君子當剝之時,當剝之事,順之則吉,逆之則兇。順天地自然而動,順時消息,順而止之,以合乎天地自然之道,事天、事地、事人。

知其不可爲而爲之固然偉大,儒家雖然有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但是《論語.微子》孔子有言:無可無不可。沒有什麼事非這樣不可,也沒有什麼事是非不這樣不可的,合乎“義”則可,隨宜則可,隨時則可,順天則可。

君子當剝之時,當剝之事,順時而止,合乎天地自然之道,無可無不可,唯變所適,纔是“大人”之道,纔是聖人君子之道。讀《論語》,尋章摘句不可取,全面理解孔子之義,方爲智者,方不爲腐儒。

君子處剝之道,還有《剝卦》大象辭,象曰: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既知天有剝時,地有剝時,當知人事亦有剝時,遲早大小而已。

既知人有剝時,人有剝事,當居安思危,防患於未然。何以防患於未然?何以爲之?

山剝之成,非一日之功。人事之剝,非一日而來。當於未剝之時慮剝時。上之剝必自下而剝,下剝則上必剝之有時。未剝之時當安下,廣施恩德以安下,未剝之時廣施恩德如山高,未剝之時廣施恩德如地厚,厚德能載物,遇剝時剝事亦無尤,積厚德以安下而已。

處《剝》之道,有卦有象又有爻,今日先以卦、以象言之,爻變之道,且待來日,敬請期待,感謝閱讀!!!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