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剝卦智慧8|剝卦之用,有彖辭之用,象辭之用,怎麼用

《易經》剝卦智慧8|剝卦之用,有彖辭之用,象辭之用,怎麼用

《剝卦》彖辭之用,順而止之。

《剝卦》之象,上艮下坤,艮爲止,坤性順。《剝卦》之象,有順止之象,而有順止之用。因而,解釋《剝卦》卦辭的《彖辭》有云:順而止之,觀象也。

《剝卦》之用,順而止之。怎麼用呢?中國方塊漢字,同一句話,不同的人來解讀,會得出不同的意思。即使同一個人來解讀同一句話,因爲解讀的角度不同,也會解讀出不同的意思來。

這不能不說是中國方塊漢字的一大妙處。一切都在變化之中,隨時、隨地、隨人、隨事、隨物而變。如果不知道中國方塊漢字字義變化的奧妙,死守不變,如猶尾生之信,害死的只有自己。

《剝卦》之用,順而止之。怎麼用呢?從不同的角度來解讀“順而止之”這四個字的含義,會得出不同的《剝卦》之用。

首先,如果從消極的角度來解讀這四個字,結合《彖辭》中順而止之,觀象也之後的文字:君子以尚消息盈虛,天行也。再結合《剝卦》卦辭:剝,不利有攸往。理解起來,非常容易走偏,走向這四個字的消極之用。

既然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春去秋來,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日往月來,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寒往暑來,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陰陽消長盈虛,天地日月尚且免不了有《剝》時,這是天道,這是天之行,誰也阻擋不了。人道處《剝》之時,你又能怎麼樣呢?

既然處《剝》之時,做什麼都不利,既然處《剝》之時,不利有攸往。那就順天時而止吧。都怪該死的老天爺,既然做什麼都不利,那就什麼也不要做,順其自然就好。這是順而止之,最消極的解讀,也是順而止之,最消極的用法,可謂下下之用。

不順其自然,難道還想逆天嗎?天道固然不可逆,逆天道而行,只能遭天誅、天譴。一切只能順天道而行,才能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怎麼順天道而行呢?君子以尚消息盈虛給出的辦法是:消者息之。虛者盈之。這是順天道而爲人道的辦法。

《剝》時不可爲,不利有攸往。而人道不可不爲。知其不可爲而爲之。並非要逆天道而爲,而是順勢而爲。並非要違天時而爲。而是順天時而爲。

順而止之的這個用法不大容易理解,可以借用中醫的一句話來幫助理解,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即是順其勢、順其時而養,即是順勢而爲,順時而爲。

剝之爲剝。以陽爻之衰。剝之爲剝。全卦只剩上九一根陽爻,陽爻即將剝之殆盡。如果能在《剝》時,順時而養陰,陽消殆盡,則《剝》化爲《坤》而成《坤》之用。則《剝》得以止。

如果能在《剝》時,順時而養陰,陰極而生陽,不只有止《剝》之用,更有化《剝》爲《復》之用。則《剝》也得以止。

天道不終《剝》,《剝》之後有復。《序卦傳》有云:《賁》者,飾也。致飾然後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物不可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

衰者盛之機。亡者存之機。處《剝》之時,不利有攸往,順而止之。人道並不是毫無希望,並不是無所作爲,而應志在促《剝》之速變。《剝》變爲坤。則能順承乾道。《剝》變爲復。則一陽來複,天運重啓。

亂與治。存與亡。在此一變中。盈必虛。消必息。《剝卦》之大用,順而止之。順而止《剝》,變《剝》爲《坤》,變《剝》爲《復》,纔是《剝卦》彖辭順而止之的大用。

《剝卦》象辭之用,山附於地,剝。上以厚下安宅。

《剝卦》象辭之用,和《剝卦》彖辭之用,一脈相承。皆爲因勢利導而順成止《剝》之用。

《剝卦》之象,艮在坤上,山在地上,地大山小。以山之小而依附於大地之上。以山之小,山再高,也還是依附在博厚的大地之上,也是始終不能脫離大地飛昇而去。博厚的大地纔是山之根,博厚的大地纔是山之所以成山的根本。

山既然以大地爲根本,山既然有所依附,不能脫離大地而去,那麼只有順從大地之道,只有順坤之道,用坤之德,先固其根本,才能免於高高在上的山體,剝之殆盡。

山再高,也不能脫離大地。在上位者地位再高,也不能脫離下位的衆民而獨立存在。下位的衆民,纔是在上位者的根本。在上位者,在處《剝》時,要想免於《剝》,順而止之的辦法,唯有培根固本,用《坤》之德,養育民衆,施以恩德,才能加強民衆基礎,才能止《剝》,才能免於《剝》。

上以厚下安宅。用《坤》之德,養育民衆,施以恩德,加強民衆基礎,民爲邦本,本固邦寧,何愁陽爻之剝,何愁陽之不生。

上以厚下安宅。不僅僅有《剝》時之用。如果在上位者,時刻不忘上以厚下安宅,又何以至《剝》?又何以有《剝》?無《剝》可用,纔是《剝卦》象辭以厚下安宅之大用。感謝閱讀!!!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