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否卦智慧4|自知,知人,識人,才能談用人(2)

《易經》否卦智慧4|自知,知人,識人,才能談用人(2)

人心難測,知人之難

上文探討人的分類,爲今天探討《否卦》的六二爻做鋪墊。自知,知人,識人才能談用人,先把自己弄清楚,先把人的分類弄清楚,是知人,識人用人的基礎,是知人,識人用人的前提條件,至關重要,因此專門行文探討人的分類,非常有必要,也非常重要,因爲只有在自知,知人、識人的前提條件下,纔有資格談識人之後的用人;

人貴有自知之明,人貴有知人之明。自知在己,知人在明,如何在知人這件事情上,如日月之明,無所不照,無所不知,明察秋毫,如何明?

人心難測,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連大舜這樣的上古聖人、仙人,在傳位給大禹時,都忘不了淳淳告誡大禹,首先要注意人心惟危,由此可見,人心之難測,由此可見,知人之難。那有沒有什麼辦法呢?

知人、識人的辦法有沒有,辦法管不管用,今天,且先結合《易經》《否卦》六二爻來試做探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德者,自取自用,取之在人,用之在人。爲方便後續行文,先把《否卦》供在文中:

《否卦》六二爻的爻象

《否卦》六二爻,以陰爻居下卦的第二位,以陰爻處中,算是處得其位,處得其中,得允執厥中之中,中之難得,連大舜都不忘淳淳告誡大禹,所以《易經》貴得中,《否卦》六二爻,不僅得位,還能得中,在《否卦》中,處《否》之事,處《否》之時,非常難得,難得之極啊;

《否卦》六二爻,不僅非常難得,《否卦》六二爻還能和上卦的九五爻,陰陽正應,陰陽和諧,這在在《否卦》中,處《否》之事,處《否》之時,更爲難得,這份難得,可是萬里挑一,絕無僅有。這麼難得的六二爻,結果怎麼樣呢?來看六二爻辭: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包承,六二爻包承誰呢?處《否》之事,處《否》之時,爲了儘快脫《否》離《否》,當然是誰能給予幫助,誰能給予利益,誰能救六二於水火之中,六二就包承誰,且不管六二是陰柔小人也好,還是儒家的庸人、士、君子、賢人、聖人、大人也好,還是道家的衆人、俗人、善人、愚人也好,哪怕是《易經》裏的先王、後也好,是個人心裏就會這麼想,沒有什麼好奇怪,沒有什麼好褒貶的。

包承,六二爻包承誰呢?全卦之中,六爻都在處《否》之事,處《否》之時,無暇它顧,最有可能幫助六二脫《否》離《否》的,當然是和六二陰陽正應、陰陽和諧的九五,九五能救六二於水火之中就好啦,六二這麼想,沒有什麼好奇怪,沒有什麼好褒貶的。但是這麼想,真的就沒有什麼好奇怪,沒有什麼好褒貶的嗎?繼續看爻辭;

小人吉,處《否》之事,處《否》之時,六二這麼想,確實是沒有什麼好奇怪,沒有什麼好褒貶的,誰能救六二,六二就跟誰,人之常情,庸人、衆人、俗人、善人、愚人之常情;

哪怕是士、君子、賢人、先王、後這麼想,也是人之常情,確實是沒有什麼好奇怪,沒有什麼好褒貶的,先過了這一關再說,明哲保身,先活下來再說,這是人之常情。

這麼做,處《否》之事,處《否》之時,這麼做算是處得其位,處得其中,處得允執厥中,不能苛責,這是人之常情。但是這麼做,真的是對所有人都不能苛責嗎?不是的,《易經》對有些人還是有苛責的:

大人否亨,如果六二爻是個大人,他就不會這麼做,如果六二爻守住自己的位,守住自己的中,受住自己的原則,守住自己的道,處《否》之事,處《否》之時,老老實實的呆在《否》中,不去包承九五,也算是處得其位,處得其中,這份難得,才更是萬里挑一,才更能稱得上絕無僅有。

因爲九五同樣也是在《否卦》中,九五也在處《否》之事,處《否》之時,九五無道纔在《否》中啊,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六二處得其位,處得其中,在九五無道時,怎麼能去包承無道九五呢?

如果六二是個大人,不去包承無道九五,老老實實的處在《否》中,才能稱得上真正的處得其位,處得其中,這份難得,才真正的是萬里挑一,才真正的是絕無僅有,如果六二大人這麼做,其道自亨,大人否亨。如果六二是個大人,才真正的稱得上一個大人。

《否卦》六二爻跟知人,識人的關係

知人識人,雖也在平時,卻又不在平時,知人識人,在處《否》之事,處《否》之時,知人識人,在處《否》時,所有人都一樣,這是原則,大道至簡,您get到了嗎?感謝閱讀!!!

今天先以《否卦》六二爻論知人識人之大者,六三爻再論其小者,敬請期待!!!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