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夬卦智慧1|遇到非常難以做出決斷的事情,該如何決斷

《易經》夬卦智慧1|遇到非常難以做出決斷的事情,該如何決斷

《夬卦》上六爻之象

夬者,決也。剛決柔也,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序卦傳》和《雜卦傳》對《夬卦》的“夬”字,均解釋爲“決”義無疑。

但是,歷來對《夬卦》經文的解讀,都是側重於五陽決一陰,君子決小人之“決”, 側重於其“決”之大,卻忽視了一個“決”字,是每個人幾乎每天都會遇見的事情。

每個人,幾乎每天都會做出大大小小的決斷,每個人,一生當中,都難免遇見一些難以做出決斷的重大事項;

當遇見這種難以做出決斷的重大事項時,不妨讀讀《易經》《夬卦》,撇開《夬卦》經文中的君子決小人之事,僅效法其君子決小人之事時的“決”意,僅效法其君子決小人之事時做決斷的原則,定能有助於決斷難決之事。

《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其道甚大,百物不廢。懼以終始,其要無咎,此之謂《易》之道也。

象有萬象,不可執一。易之爲書也不可遠,爲道也屢遷,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爲典要,唯變所適。

《夬卦》的上六陰爻,處《夬》之極,可象難決之小人,亦可象生活當中所遇見的,至爲難決之事。

把《夬卦》的上六陰爻,象爲生活當中的至爲難決之事,既符合《易》道百物不廢之意,也符合唯變所適之《易》,惟人自取。

《夬卦》卦辭之“決”意

《夬卦》卦辭“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說的是君子決小人之時的原則。那是揚於王庭,公之於衆,光明正大。誠以命衆,使知尚有難決之小人未去,還需保持謹慎戒懼之心,孚號有厲。

取其決意,用爲至爲難決之事,則可爲下決斷時的大原則。面對至爲難決之事,當有謹慎戒懼之誠心,所下的決斷,應當光明正大,可公之於衆。

《夬卦》卦辭的後半段“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那是君子決小人之時的另外幾個原則。首先,君子決小人,必以己君子之道勝其小人之道。君子決小人,必先修己以安人。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夬》:告自邑。

告自邑的原則,用爲至爲難決之事。則爲遇見至爲難決之事時,不要怨天尤人,先反求諸己,先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有什麼做得不對的地方,才讓自己遇見如此難決之事,有過則改之,無則加勉。

君子決小人之時,不利即戎,哪怕是五陽一陰,君子之道正盛之時,也不利於以戰爭的手段、武力的手段去解決掉小人。用爲至爲難決之事時,則爲利以智取,不利以力取,利以和取,不利以爭取。

君子決小人,在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的基礎上,才利有攸往,才利於有所往,才利於儘快的做出最後的決斷。君子決小人的決斷原則,同樣適用於決斷至爲難決之事。

《夬卦》卦辭之“決”意,可用於決斷至爲難決之事。《夬卦》六爻之爻意,同樣可用於決斷至爲難決之事,且待下回再探。感謝閱讀!!!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