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履卦智慧9|履之真義,履之用義,履之德義,履之卦義

《易經》履卦智慧9|履之真義,履之用義,履之德義,履之卦義

探討《履卦》,先從梅爾.吉布森的一部電影,《啓示錄》開始說起。《啓示錄》這部電影中的一個細節,可以幫助理解《易經》《履卦》的“履”字的內涵。

《啓示錄》這部電影的開頭,有一個細節是,美洲叢林獵人虎爪和族人在自己部落領地打獵的時候,遇見了正在被瑪雅帝國武士追殺,瘋狂逃命的另外一個陌生部落。

叢林裏的兩隊人馬相遇,語言不通,相互戒備,如果處理不當,一場廝殺,在所難免。

這時,正在瘋狂逃命的部落首領,雙手捧着幾條大魚,眼睛裏透着惶恐,戰戰兢兢的將自己手裏的魚,恭恭敬敬的獻給了叢林獵人虎爪的父親;

看見虎爪的父親接受了那幾條大魚之後,兩隊部落的人馬,眼睛裏原來有的戒備之色,馬上緩和。之後,逃生部落的首領,帶着自己逃命的族人,安全的離開了,避免了一場惡戰。

叢林裏的兩隊人馬相遇,語言不通,雙方相互戒備,如果沒有逃命部落首領獻魚的那個動作,雙方一場惡戰,恐怕難免。之所以雙方沒有發生惡戰,都是因爲逃命部落的首領,做出的那個發自內心的,真誠的獻魚動作。

逃命部落首領的那個,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戰戰兢兢的、眼睛裏透着惶恐的那個,獻魚的動作。可謂 “履”,可謂 “理”, 可謂 “禮”,又可謂 “履行”。

逃命部落首領的那個,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戰戰兢兢的、眼睛裏透着惶恐的那個,獻魚的動作。可謂得“履~禮”之真義,以誠爲內,以敬爲外,內恭而外敬。

逃命部落首領的那個,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戰戰兢兢的、眼睛裏透着惶恐的那個,獻魚的動作,避免了雙方的一場惡戰。履,和而至。履以和行,成履~禮~理之用。

履者,禮也。履,和而至。《易經》《履卦》卦辭以和老虎相處爲喻:履虎尾,不咥人。亨。以禮自衛,不遭虎狼之毒,以禮而行,則人不攻。以禮敬人。則和而至。

梅爾.吉布森的電影《啓示錄》,開頭的這個細節,可以作爲《履.禮.理》成用的一個例證,又可以幫助理解,“履~禮~理”的真義,是內恭外敬,是內心的真誠,表現爲外在行動上的恭敬,是誠於中,而形於外的“履~禮~理”。

以履而行,則和而至。反之,不以履.禮.理而行,帶來的就是和的反面,不和而爭鬥不休。梅爾.吉布森的電影《啓示錄》的另一面,反映的就是瑪雅帝國的武士,爲了自己部落的祭祀,不以履.禮.理而行,到處擄掠其他弱小部落的人,將戰俘作爲祭天的犧牲斬殺,遭到美洲叢林獵人虎爪的激烈反抗,爭鬥不休。

先不論瑪雅文明消失的真相到底是什麼,從梅爾.吉布森的電影《啓示錄》的視角來看,瑪雅帝國不以履.禮.理而行,導致其他部落消亡的同時,也導致了瑪雅帝國統治秩序的崩塌。

履.禮.理,是一種自然秩序。這種秩序,在有利於別人的同時,其實也有利於自己,違反了履.禮.理界定的自然秩序,不僅不利於別人,同時也不利於自己。

《序卦傳》中說: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後有禮,故受之以禮,履者,禮也。小畜,小畜,小有所畜。人在小有所畜之後,只有整個社會的統治秩序,有條不紊,才能保證自己小有所畜的財富安全。履.禮.理,就是能保證自己小有所畜的財富不受侵犯的一種社會秩序。

衣食足而之榮辱,倉廩實而知禮節,富必有教。富而好禮。欲保其富也。制禮,治理,皆欲保其小畜也,皆能保其小畜也。

禮有三百三千。而首在孝弟。在《履卦》卦象上的反映,是乾在上,兌在下,父在上,少女在下。少女承歡於父之膝下,柔色怡聲,那是發自內心的真誠,表現爲對父親的既恭且敬,既得父親歡,又得父親之慈。

從這個角度來看《履卦》的卦象,乾父在上,兌悅少女在下,是少女承歡於父之膝下,是一副父慈子孝之象,用其意爲孝弟之禮,用其意爲履。

履者,德之基。履字上屍下復,復又從彳。屍字旁,爲身之所止,又有安意。如帶屍字旁的屋字,至屋則安。儒家更有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履字的屍字旁,有安止之意。

履字上屍下復,履字之復又從彳。止身,安身,復於道而行,能成德。履行,履行,止身,安身,又復於道而行,則能成德。履者,德之基也,復於道而行,又能止身、安身,德之基也。感謝閱讀!!!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