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比卦智慧|擇師交友之道,擇師交友的原則
朋比之道,自古有之
朋比爲奸,朋比爲奸,這是我們看一些王朝類電視劇時,經常聽到的一個成語;朋黨之禍,黨錮之爭,一部《二十四史》多有記載,東漢末期桓,靈二帝的兩次黨錮之禍,宦官集團與士大夫集團的鬥爭,傷及漢朝根本,爲之後的黃巾之亂和東漢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唐朝後期,牛李黨爭,前前後後持續近四十年,以至於唐文宗發出 “去河北賊易,去朝中黨難” 這樣的感慨。
大道之用,存乎其時,存乎其位,存乎其人
有鑑於歷史上的黨錮之禍,北宋大政治家歐陽修有一篇《朋黨論》專論朋黨之爭,開篇就是朋黨之說,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辯其君子小人而已。可是寫下《朋黨論》一文的歐陽修,卻因與同時代的范仲淹,同爲君子之黨,因爲歐陽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支持范仲淹發起的慶曆新政被貶。
歐陽修與范仲淹即使是君子之黨,觸犯了宋仁宗臣子絕不可結黨的逆鱗,亦爲宋仁宗所不容,可見朋比之道,雖自古有之,雖聖人早在《易經》成書時,就以《比》卦象示,雖比之有賾,比之有道,然而,道之用,還是在之於人,還是存乎其時,存乎其位,存乎其人。
朋比之道,不可不察,有大有小,近取諸身
既然朋黨之說,自古有之,聖人又早以《比》卦象示其道,作爲炎黃子孫,作爲中華民族之一員, 對朋比之道,就不可不察。
朋比之道,有大有小,小比之道,如朋友擇交,大比之道,有君子小人之比,乃至於大到世界上國家之比,大比之道先不論,先論其小比之道,因爲小比之道,擇友之道,更接地氣,更接近於每個人的現實生活,論大道,先近取諸身,身邊之事先弄明白,有意者,以身邊之事爲例,自可舉一反三而明其道,這大概也是聖人畫卦、立象、繫辭的原則吧。爲方便後續行文,先把聖人比卦搬出來。
聖人比卦掛在前
比卦,上坎下坤,上水下地,水在地上之象,萬物之間,相親相比,沒有象水流在地上那樣,親密無間,取爲比卦親比之意。比卦之中,九五爲比卦中唯一陽爻,其他五爻皆爲陰爻,九五陽爻爲衆陰爻親比對象,九五陽爻在上卦,以陽爻處陽位,以陽爻處上卦中位,九五陽爻處得其正,處得其中,六二陰爻在下卦,以陰爻處陰位,以陰爻處下卦中位,六二陰爻處得其正,處得其中,六二正應九五,六二、九五皆處得其正,處得其中,
就這麼一個卦象,怎麼就有朋比之道,就有擇友之道,就有君子小人,就能跟世界國家聯繫在一起?這不瞎扯麼?呵呵,別急,易經真不是海盜用的輪盤賭,且聯繫比卦卦辭,再探比卦之意,僅探比卦之小意,擇友而親比之意。
比卦卦辭—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不寧方來,後,夫兇。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之中,必各自有優點,各自有缺點,取其優點,戒其缺點,優點缺點必須要加以甄別,方能取其長,棄其短,方爲吉。不加甄別,取其短,棄其長,以之爲師,不吉,以之爲比,不吉。
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之中,人品有好有壞,人品好壞,取人品好之人爲友,爲師,亦師亦友,益師益友爲吉,取人品不好之人爲友,爲師,不吉,以損友爲師,不吉。
擇師交友,擇友親比,必須要加以甄別,必須加以原筮,原筮者,不一定得用蓍草元龜占卜,考察甄別,也是原筮;擇師交友,擇友親比,原筮則吉,不原筮,吉凶未可知。比:吉,原筮。那以什麼爲標準呢?以卦象的標準爲標準。
擇友標準:元永貞
可友之人,必處人處世中正,必能生我長我利我正我,四樣假使不能都全佔,好歹得佔一樣吧,要不然,友他幹什麼嗎?喫喝嫖賭嗎?因此,擇友標準之一,必爲人處人處世中正,必以能生我長我利我正我爲標準,能能生我長我利我正我,爲元我,此爲親比之道之首元,要親比,要擇師交友,就得以九五陽爻這樣的,處得其正,處得其中之人爲標準,況且九五還在君位。比:元。
九五處世,處時,處得其正,處得其中,有元德,有君德,以九五九五陽爻這樣的得中得正,有德之人爲比,爲師,爲友,方得友之長久,方得友之永久,此爲擇友標準之二,親比之道之次永。比:永。
擇友標準之三,親比之人,親比之道,必以正,必以貞,以正以貞相比,以正以貞相親比,以正以貞相師相友,方得親比之互元,互永,方得師友之間互友互益互元,能互友互益互元,纔可得師友之長久,纔可得比之永久,長久。此爲擇友標準之三,親比之道之三貞。比:貞。
擇友標準,必加以甄別,加以原筮,得比道之元永貞,自可無咎,否則,交到損師損友,以損師損友,爲師爲友,咎由自取。比:吉,原筮,元永貞,無咎。
比卦卦辭後半段,比:不寧方來,後,夫兇。涉及大比之道,時機合適再說吧。
《易經》智慧,包羅萬象,聖人畫卦,利益衆生,人之經歷不同,所得之象不同,所取之意亦會不同,爲了讓自己,在生活中游刃有餘,弄本《易經》在家自己琢磨吧,讓自己插上《易經》智慧的翅膀,用聖人的智慧,幫助您創業成功,生活順利,平平安安,闔家幸福。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