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建,年柱,年月日時元,紀年(60年),月建(以節氣日定月起始)紀月(給定的月配數),閏月
紀年(60年),月建(以節氣日定月起始)紀月(給定的月配數),建爲參照象定,紀爲定配干支數,閏月
霄:有月之夜。夜:無月之夜。
十二月建是依據二十四節氣而來的節氣月,配數字與十二地支,十二月建分別爲: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一月建子、十二月建醜。斗柄從正東偏北(寅位,後天八卦艮位)開始,繞東、南、西、北轉一圈,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復還寅位,故“斗柄回寅”爲春正;“斗柄回寅”,指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鬥指寅爲立春,鬥指壬爲雨水,鬥指丁爲驚蟄,……鬥指醜爲大寒。
干支歷的紀年以二十四節氣的立春爲年分界線,用60組各不相同的天干地支進行標註。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義也,意味着新的一個輪迴已開啓。從甲子到癸亥,循環更替,以至無窮。紀年的該組干支可稱爲年柱。形成60年。
干支紀月除十二支固定外,十干是依次排列的。[15] 於是,從甲子到癸亥,60組各不相同的干支循環更替,每5年一個週期。紀月的該組干支可稱爲月。配出5年60個月,每年第一個月的名稱都不同。
一般所謂月建是指十二支而言,如建子、建醜、建寅等等。有人認爲月建是指(農曆)月的大小而言,所以有大建和小建的謬稱。從而又把“正月建寅”等,錯誤地解讀爲農曆正月等同於“寅”或干支歷的寅月。事實上,月建是等分(按24節氣等分)的。按一年365.25日算,共歷30.4375日,而1個朔望(以圓缺過程爲圓,立春爲月圓之日爲年始也爲月始)月只有29.530589日。這一辰(月)就差了幾乎1天。這十二辰合起來差了將近11天。那相差出來的天數又怎麼辦?這就是陰陽曆需要設置閏月的原因了(陽曆多出的11天或12與陽曆12個月365或366天怎麼分配,農曆是月曆合陽曆的節氣,3或5年產生一個閏月,19年產生7個月,會倒到夏冬巔倒,所以把這7個月分到幾年中,使計數時不使冬夏巔倒。一閏月30天,三年多出3天或4天放在大小月解決)。
月球自轉一圈28天,繞地公轉一圈也是28天
《史記.天官書》將立春稱爲“王者歲首”:“正月旦,王者歲首,立春日,四時之始也”。春爲四時之首,立春又是春之始,故立春日既是“四時之始”,又是一歲之始。再加上正月建寅,日月合朔(正月旦),則立春就是日、月、時、歲四者之始,是四種天象週期的起始點,堪稱元中之元,元之又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