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國神話與農業河洛凌卦的猜想

關於中國神話與農業河洛凌卦的猜想

大部分神話認爲宇宙由卵而生。

創世神:天生爲神。盤古,元始天尊。

盤古(神,太陽)開天(曆法,農業),盤古是農業發展到一定時期的產物,河圖應晚於盤古,河圖以方向爲主即以狩獵爲主,兼有農時四季,根椐黍粟出現在北方時間,應在1萬年前農業早期階段。

夸父追日(曆法),夸父裏的杖化爲鄧林(桃樹,桃子形似女陰,這是母系氏族的表現),說明人類從農業暫時轉入採集業。都是農業時代的重要要求。夸父渴死,是大旱農業受災,人口大量死之。

《山海經》中每地都講土壤顏色,是農業生產的要求,並講當地特色手工業。

英雄:半人半神,人之始祖,三皇五帝。

女媧和伏羲在兩山上生火,煙合爲一體,實現姻(煙)緣,後人認爲香(煙)火是人產生的前提。

女媧和伏羲上身爲人,生活在陸上。下身爲蛇(龍,蝌蚪<女媧>或蜥蜴<揚子鄂﹥<伏羲>之尾),生活在水中。實現了人躲避洪水的願望。

洪水的記載是農業定居點的記錄。

畜牧業選種:洪水之後上天以某種方式留下一對善良男女(伏羲,女媧)延續人類,古人畜牧業選種說。

女媧造人實爲製陶,五彩石即陶土,尤其燒出陶人。

伏羲結繩記日:數已出,且遠遠超過洛書最大數9,洛書可能在伏羲以前就出現了,早期農曆圓天<洛書的八部圓可能由此產生>。說明農業已有相當發展,據中國農業發展史來看洛書出現在7-8幹年前。(八部之圓代表天,天分9部)日,曆法的一種。洛書是農牧並存的見證。

伏羲織網:半坡彩陶魚紋(網用來捕魚),大紋口彩陶鳥紋。伏羲應該在半坡時期即7000年前,是父系氏族的首領。

紅山遺址女神廟說明當時應是母系氏族,紅山陶人及馬家窖等5500年前陶人大量出現,說明女媧造人是製陶人。這兩點說明紅山是母系氏族。

早期農業和手工業使母系氏族社會早於父系氏族社會,半坡7000年前伏羲魚形,漁獵業,是父系氏族,而只是個部落。

早於5500年的紅山紅山女神廟是母系氏族晚期,父系部落與母系部落共存了很長時間。這個時期南方良渚己有大宮城,農業非常發達。

蚩尤(闡教)作大霧:燒煙或南方山區大霧,黃帝(截教)。蚩尤是牛形(蚩尤是畜牧部落),黃帝奪蚩尤牛耕地,這是農耕的顯著代表,這是畜牧業形成的馴化過程。蚩尤與黃帝作戰,蚩尤是牛身(畜牧業代表),刑天被黃帝打敗,刑天的武器是斧頭(森林遊牧部落的工具,砍伐樹木建房),證明刑天就是蚩尤。

堯(4000年前)時非常重視天之九。

燧火氏(祝融):火石取代鑽木取火,取火方式的巨大進步,火不用存儲。祝融的職位是共工,共工由祝融家族世襲,共工與顓頊(黃帝之孫)爭爲帝,怒而觸不周(圓)之山(四維山組成不圓之形),發大荒水。說明祝融家族除了存火還是全國高級工匠,後來協助大禹治水的就是共工,共工走了,沒人治水。

女媧補天(曆法):女媧補了共工的工作,開始補天治水,用火煉五彩不補天就是築壩堵水。

補天的女媧是母系氏族晚期的產物,或者是顓瑣時期的皇母,託古取了女媧名。

鯨冶水的造壩造壩法沿用了女媧的方法,造壩法在良浪故城大量出現,禹冶水採用疏導方法在凌家灘又壕溝中已出現,大禹治水來用了9部制。

后羿射九日(太陽<射的遠>或爲夏期9世皇帝),后羿是對狩獵業的祟拜。后羿射日是對禹堅持的天9部曆法的反對<9部制已過時,陶寺已出現天文臺是12月制>或者是畜牧業對農業曆法的不認可。三星堆(3000年前)9烏鳥是蜀人對天9部曆法的訛傳(託古愚民)。

后稷是周朝非常重視農業生產的帝王,並不是開創農業。

海倫格格補天,佛祖給她一盆火,這火變求金蓮花,海位格格站在蓮花上補上了天,這好似《法華經》的推廣。(佛教的附會女媧補天)。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