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星座的暴脾氣之不能惹(三)——風象星座篇

十二星座的暴脾氣之不能惹(三)——風象星座篇

說到脾氣暴的星座那火象星座一定是當之無愧的,但土象星座和水象星座的也是不能惹的,如果說火象星座是來的快去得也快的暴脾氣,不當下立懟他們,冷一冷,讓他們把脾氣發出來也就降火了。那麼不容易生氣的土象和水象的脾氣上來可就沒那麼好消散了。雖然土象不輕易發脾氣,但脾氣只是積壓下來了,水象看似能忍,像沒脾氣,實則迂迴作戰。他們雖不像火象星座那樣容易暴怒,但實則一鳴驚人、威力四射。什麼?爲什麼沒有風象,呵呵 不好意思,風象星座的脾氣比火象去得還快,哦,不不不,他們壓根就沒氣過。因爲比起脾氣失控,他們更傾向於用理性去征服。

前兩期我們聊了火象星座和土象星座的暴脾氣,這一期給大家吐槽一下風象星座的暴脾氣吧。

風象星座

天秤座:天生優雅、懂社交規則的天秤座在建立關係時追求平等、和諧,他們不喜歡相處中的平衡感被打破,當他們感覺到不公平,或者被對方非常簡單粗暴對待的時候,他們的火氣容易被觸發。

其實天秤會欣賞白羊的簡單直接、黑白分明,但這是對事的態度,不見得就可以簡單粗暴的引發衝突、不遵守人情禮往的規則。因爲天秤座他們其實是社交禮儀的踐行者,喜歡和諧與美,不喜歡平衡感被打破,所以有時候會顯得交深言淺,粉飾太平。

優雅的天秤座雖然很需要關係平等的建立,利益交換的公平性(禮尚往來這個詞可以說是爲天秤座量身打造的),但即使真惹到他們,他們也會盡力維持場面的和諧,不直接發脾氣。因爲他們也不喜歡尷尬的場面,但他們會爲了維護自己而極力談判。

如何熄火:其實天秤座真的生氣了也不太容易看出來,因爲他們太維持場面的和諧了,所以反而沒有給別人釋放出生氣的信號。如果你意識到天秤座對你只有表面的敷衍和客套了,那他只是不想丟失自己的風度,和你爭得太難看,但是他該堅持的一點不會妥協,而且會用非常談判的架勢與你據理力爭。即使這樣他還會極力保持表面的和諧氛圍,如果你不是一個愣頭青,完全能感受到他的憤怒了。不過大多數情況下天秤座生氣很容易被人忽略,因爲也只有天秤座能夠詮釋什麼叫把脾氣發得很優雅了。發脾氣這種需要力度的事,在天秤座這裏還真的挺食虧的。不過如果你真誠道歉,講究公平互惠互利的原則,天秤座也是不會放在心上的。

雷區:既不真誠、也不公平、還一直粗魯無禮的對待謙和有禮的天秤座。

水瓶座:天王星守護的水瓶座註定天生叛逆、特立獨行,他們希望自己是人羣中的那個不一樣煙火,他們欣賞有個性的人和事,因爲他們追求差異化的發展。大衆熱捧熱追的,他們卻不以爲意,不落俗套。因爲他們非常具有創造性、先進性,前瞻性,所以保持個性、年輕態、自由是他們的需要。當他們天馬行空的思維、創造性的思想被別人干擾、打斷時,當他們的個性遭到質疑和挑戰時,他們會以非常冷漠和疏遠的態度來發起自己的抗議,這就是他們生氣時的表現。

如何熄火:風向水瓶座也是固定星座,如果事情過去了,就不要再舊事重提,因爲過去的事就像風一樣過去了就過去了。如果想舊事重提比他們妥協、接受、改變,固定星座的固守性就出來了,水瓶座會非常固執的你說你的,我堅持我的。他們不會試圖說服你接受,只會再次冷戰。

雷區:“你說的都是對的,但我不一定非要變成你認爲的樣子。”不要試圖用你的認知對錯來捆綁水瓶座。雖然客觀、冷靜的水瓶座會包容性的尊重你的認知,但清高的擁有上帝視角的水瓶本身知道你認爲的對不一定適用於我。與此同時水瓶座還有孩子氣般叛逆的一面。“你說得都對,但我就是不會改。”我是獨立的存在。我的人生我做主,即使你覺得這樣的他固執,但他卻清高的認爲你不懂他的視角,他不怪你。

他們認爲,客觀來講,你的感受、認知和我的感受認知都沒有對錯,都允許存在,事件可以有對錯,但感受卻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路都各自不同,雖然你說的爲我好,是有你的道理,但這卻並不是我的道理。所以不要試圖去同化一個水瓶座。因爲這等於讓水瓶座失去了自主權、自由權、自由性等。耍着小聰明,變着方法的去想要同化水瓶座。當你越是這樣,他們孩子氣叛逆的那一面就出來了。不一定會外化出來和你鬧騰,但內心的固執比表面的固執更讓人無法摧毀不是嗎?

雙子座:靈活多變、心靈手巧、古靈精怪的雙子座天生對各種新鮮事物抱有好奇心,他們喜歡自己動手,收集各種各樣的新鮮有趣的好玩的內容,這些內容不一定多深刻,但他們會喜歡收集各種信息的過程。八卦的雙子也很願意分享自己所見所聞。收集過來的信息不一定代表他們的思想,他們是信息的搬運工,但依然會津津樂道的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但當你對他分享的信息、理念不認可時,他會和你爭辯,此時會觸發他的脾氣。

雙子座生氣時傾向於發生語言上的衝突。他們會利用語言優勢向你發起進攻。並表現出狡辯、嘲諷的一面。

如何熄火:不要和他們逞一時的口舌之快,也不要和他強詞奪理,因爲你會發現根本不是他的對手,而且只會讓他越說越得勁兒。

雷區:可以學習水瓶座,雖然不認同他的理念,但可以尊重他的理念,沒有必要爲觀念上的不同爭辯輸贏。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