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近視戴眼鏡,度數會越來越高嗎?
大家常說眼鏡戴上了就摘不下來,戴近視鏡,會不會加重孩子的近視程度?
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前段時間我也跟大家分享過,家裏的孩子在學校體檢的時候接到了老師的通知,說孩子有近視的可能,讓家長多關注孩子的視力問題。
那是不是孩子戴上近視鏡之後就會越來越近視呢?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剛近視,可能度數不高,堅持一下先不戴眼鏡,這其實是非常錯誤的做法,最終只會導致孩子的近視進一步加深。
要知道,近視的過程是不可逆的。一旦發生近視,它就只會加重而不會減輕。但這裏要注意的是,通過科學的方法,是可以有效的緩解近視的進展的。今天,就來跟大家聊一聊,如何給孩子做科學的近視防護,減緩近視加深。
首先推薦的是增加戶外運動。
根據國內外的多項研究,目前的共識是,每天戶外運動2小時,對於預防近視和防止近視加重是有重要意義的。
陽光,可以使得瞳孔縮小,瞳孔縮小使景深加深,加大眼睛的聚焦力,看到的事物更清晰,使眼球得到放鬆。
我家的方案就是每天放學後先在小區裏瘋跑1小時,然後再回家做作業。要不等做完作業再出門,天都黑了,就失去了對近視防控的意義。
其次,就是電子產品使用應遵循“20-20-20”口訣,即看手機及電腦等20分鐘後,要擡頭眺望20英尺(6米)處至少20秒以放鬆眼睛。屏幕大小、顯示屏的刷新率和使用距離不當,均易造成視疲勞,進而引發近視或乾眼症等疾患。
同時要注意防藍光。藍光因爲波長的問題,它的聚焦點並不是在視網膜的中心位置,而是更靠前一點的地方,那我們的眼睛爲了看清楚藍光,就需要進行調節,而長時間的藍光照射會使得眼睛在長時間內都處於緊張疲勞狀態。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視疲勞。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需要上器材或者藥物的防控近視的方案。
第一個,近幾年比較流行的,角膜塑形鏡,它的英文是Orthokeratology,也就是咱們常說的OK鏡,這是一種特殊設計的透氣硬性接觸鏡片,它的特點通過在夜間佩戴,它可以暫時改變角膜的曲率,從而在白天達到清晰的視力。跟我們平時佩戴眼鏡剛好是相反的。優點當然就是白天不用帶眼鏡了。
但ok鏡也不是特別好的解決方案,基本一副下來好一點點都上萬,而且一年多就要換一副,加上護理液和眼藥水,一年的花費就2萬打底。
我同事家的孩子就在戴這個,前幾天同事糟心的不行,就是孩子一不小心在摘ok鏡的時候掉了一個,怎麼都找不到了,搞的全家人都鬱悶,基本就是飛來的破財。另外它跟隱形眼鏡類似,也存在着不適合所有人佩戴的缺陷,同時佩戴OK鏡也有一定的感染風險。
第二個,也是被炒成網紅的一個神藥,阿托品。
阿托品是一種抗膽鹼能藥物,它通過阻斷膽鹼能神經末梢的興奮作用,起到穩定眼軸生長的作用,從而減緩近視發展。有研究表明,低濃度阿托品眼藥水可以有效地減緩近視度數的增長,尤其是對兒童和青少年。
但其實我是不建議家長買這個給孩子用的,阿托品是處方藥,必須經由醫生做過嚴格的檢查後才能按要求使用,我見過那種家長自己配置阿托品的,還有很多野生家長羣才互相交流阿托品的使用心得,真的,大家對處方藥敬畏一點吧,這麼搞真的是風險太大了。
不要忘了阿托品也有一些明顯的副作用,比如光敏感、瞳孔散大等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畏光。同時還有一些人使用阿托品會有過敏症狀,所以真的家長們不要自己DIY了,多聽聽眼科醫生的意見。
第三個,就是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題,非醫療手段——戴眼鏡。
我們之前留下了一種傳統印象,就是戴眼鏡待久了,感覺眼睛會突出來,而且近視會越來越重,度數也就一直增加,到最後就摘不下來了。
這個問題,其實出現在了近視鏡片的對焦點上。
想搞清楚要先來理解爲什麼我們會變得近視。近視的主要原因是眼球的軸長過長或者角膜曲率過大,導致光線在視網膜前方聚焦。當光線無法準確聚焦在視網膜上時,遠處物體的圖像就會變得模糊。
傳統的鏡片,是通過使用凹透鏡來糾正近視的。當光線通過凹透鏡時,它們會向外散射,使光線的焦點向後移動。這樣,當光線進入眼睛時,它們將能夠在視網膜上正確聚焦,這種鏡片的聚焦點會落在視網膜後方,形成了遠視離焦,從而誘導眼球發育增長,而恰恰眼球的增長使得對焦點再次向後,這樣就會出現戴了眼鏡也覺得不清楚的問題。那外在體現就是,近視加重了。
這也就是大多數家長擔憂近視眼鏡越戴近視越重的原因。
那就沒有破解辦法嗎?當然有。
研究發現,角膜中心影像落在視網膜的位置並不影響眼軸增長,角膜的周邊視野影像落在視網膜的位置纔是真正影響眼軸發展的因素。
所以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叫做膜前離焦的鏡片,把周邊區域成像在視網膜前,來抑制眼球的增長,這樣變相的就延緩了近視的加深程度。
這個技術是怎麼實現的呢?
它的核心原理就是,離焦鏡片看起來是一個大的凹透鏡,實際上,這個大的鏡片四周遍佈着非常多的微小的微透鏡,在光線穿過微透鏡的時候,中心光線仍然通過凹透鏡原理投在視網膜上,而周圍的光線經過微透鏡的折射,就投在了膜前。
這樣就抑制了眼軸的增長,減緩了近視增加的程度。
所以正確的佩戴膜前離焦鏡片的眼鏡,不但不會加重近視程度,反而會控制近視增加的速度。尤其是對於正在發育中的6-18歲的青少年來說,抑制眼軸增長非常關鍵。
目前國內能買到的大品牌的離焦鏡片,進口的主要是蔡司和依視路,國產的是以明月鏡片等品牌爲代表。
那我接下來就在各選一個,來給大家講解下如何挑選一個合適的離焦鏡片。
首先要看對近視的管理效果,畢竟這是離焦鏡片最主要的目的。如果這點效果不好,其他什麼都白說。
先來看延緩效果。
國外產品公佈的臨牀數據裏,在一個24個月的臨牀試驗中,對比普通的單光鏡片,佩戴離焦鏡片延緩近視加深的效果是60%以上。
對比下,明月鏡片也有類似的臨牀數據,在華西醫院開展的一項臨牀數據顯示,輕鬆控Pro延緩近視加深的效果是68%,比國外產品還略高一點。
但這裏要特別提一點,這項臨牀是在疫情期間做的,也就是國內網課最爲嚴重的時期,跟我們家孩子一樣,網課用眼頻繁、戶外活動減少的高度用眼的環境下得出的數據,仍然能看出來明月輕鬆控Pro對近視管理的效果是很好的。
另外再來對比下鏡片的折射率。
我們知道鏡片度數越高就越厚,想把鏡片做薄,就要提高折射率,折射率越高價格就越貴。
那鏡片薄有什麼好處?首先就是美觀性,誰也不想自己頂着兩個啤酒瓶底出門見人吧。尤其是對於孩子來說,正是愛美的時候,鏡片越薄,拯救的顏值就越多。同時鏡片薄了也變輕了啊,對於鼻樑的壓力也降低了。
一般常見的進口離焦鏡片都是固定的1.59折射率,而輕鬆控Pro的鏡片不單有1.60的,還有1.67,甚至1.71這種高折射率的鏡片。1.71對比1.60會薄多少呢?在600度鏡片上,邊緣厚度能差到15%以上,這就是顏值的巨大差異,戴着也更輕薄更舒適。
再來看下耐用性對比。
大部分的離焦鏡片上的微透鏡,都是在製作鏡片的時候採用的傳統的外壓工藝,把微透鏡做在表面,使用過程中非常容易磨損,最後導致效果逐漸變差。磨損嚴重的眼鏡不但對近視防控無益,甚至還能起到反作用。
明月鏡片的輕鬆控Pro採用了3D內雕工藝,把微透鏡刻在了鏡片的內部,可以有效的防止了磨損帶來的效果變差。
最後就是性價比的比較了。
性價比這塊,咱們的國貨好像還沒輸過。對比國外產品和明月鏡片的輕鬆控Pro市場售價(廠家標價)輕鬆控Pro的售價爲2398-3698/副;國外某產品售價爲3000-5000元/副,最低配的價格比輕鬆控Pro的最頂配價格還高。可以說從性價比這塊來看,咱們的國貨完勝。
以我個人來說,同樣的預算我肯定買個輕鬆控Pro頂配的1.71超薄,再疊加個防藍光。
最後來總結下:
近視問題,對於孩子來說,是頭等大事。家長們一定要重視,重視,再重視,畢竟這是一個影響一生的事情。現在國內的近視率真的是高的嚇人,以我帶課的高中來看,全班不近視的反而成了極少數人。
同時家長們一定要記得,近視是不可逆的,但通過科學的方法,是可以有效的緩解近視的進展的。要讓孩子多做在陽光下運動,在接觸電子產品時候也要堅持20-20-20原則。
同時,無論家長們選擇給孩子使用什麼近視管理的方法,都建議在專業的眼科醫生的建議之下。我個人的推薦是,讓孩子多參加陽光下的戶外運動,佩戴防藍光的離焦眼鏡。這都是最容易實現,也是效果最顯著的方法。
不要忘了,孩子的依從性對於近視的管理同樣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