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足跟痛,讓你足跟不再痛(逛街愛好者必備)
說到逛街這件事 女生的戰鬥力比任何男生都要強
應該沒有男性朋友反駁吧
畢竟我們在商場都是這樣的
而當我們聽到女朋友說
“逛完了,回家吧”
簡直就像死刑犯聽到一句
“你無罪釋放了,回家吧”
那種重見天日的感覺真的不要太興奮好吧!
所以大部分男性朋友都有一個問題想問
“你們明明連個瓶蓋都擰不開,爲什麼逛起街來像個永動機?”
你們的腳後跟真的不會痛嗎!
先來了解一下我們的腳後跟
人的腳後跟由33個關節、100多塊肌腱和韌帶組成,腳底的韌帶緊連着跟骨的底端,當人行走時,巨大的牽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韌帶上一個狹窄的區內,反覆牽拉摩擦容易導致韌帶和骨骼結合部位發炎,造成疼痛。
足跟痛病因及常見疾病
1.跖筋膜炎
是導致足跟痛的常見原因,一直長期站立或者長期負重,會造成跖筋膜的壓力增高,導致跖筋膜的不斷斷裂和再生,引發跖筋膜炎,從而造成足跟痛。是足跟痛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往往發生在長期站立或行走工作者,是長期、慢性、輕微外傷積累引起的病變,表現爲筋膜纖維的斷裂及其修復過程。跖筋膜炎引起的足跟痛可以自然治癒。墊高足跟,減輕跟腱對跟骨的拉力,前足跖屈,緩解跖筋膜的張力,都可使症狀減輕。
2.足跟脂肪墊炎
跟骨的表面沒有多餘的肌肉,只有一層纖維脂肪墊。如果長期運動或者長期負重,就會導致纖維脂肪墊發生炎症,從而引發足跟疼痛。青年時期,跟墊彈力強,可以吸收振盪。常發生在老年人,跟墊是跟骨下方由纖維組織爲間隔,以脂肪組織及彈力纖維形成的彈性襯墊;老年時,跟墊彈力下降,跟骨在無襯墊的情況下承擔體重,嚴重時可形成瘢痕及鈣質沉積,引起足跟痛。
3.跟骨後滑囊炎
引發足跟痛的除了跟骨骨刺和跖筋膜炎外,還有可能是跟骨滑囊炎。跟骨滑囊炎是由跟骨經過長期的摩擦,導致局部滑囊增生引起的。表現爲滑囊壁變厚,囊內充滿滑液,局部有腫脹,並有壓痛,稍微一用力就有明顯的疼痛。最易發生在跟腱與皮膚之間的滑囊,由不合適的高跟皮鞋摩擦損傷引起。滑囊壁可變肥厚,囊內充滿滑液,局部腫脹,並有壓痛。
4.距骨下關節炎
常發生在跟骨骨折後,是一種創傷性關節炎。X射線照片上前跗竇處,負重時疼痛加重。
5.跟骨骨膜炎
骨膜炎是由於骨膜及骨膜血管擴張、充血、水腫或骨膜下出血,血腫機化、骨膜增生及炎症性改變造成的應力性骨膜損傷或化膿性細菌侵襲造成的感染性骨膜損傷。
6.足弓結構發育異常
高弓足、扁平足或內翻足等發育異常。
腳後跟疼,該怎麼辦?
1. 休息、減少負重運動
腳後跟疼痛,是疲勞的體現,是身體無聲的抗議,既然這樣,那就讓你的腳歇一歇吧。
不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運動 1 個小時,建議休息 10 分鐘。及時緩解疲勞,才能將疼痛扼殺在搖籃裏。
2. 換雙合適的鞋或鞋墊
不要被漂亮的外表所迷惑,合不合腳,穿上才知道。
腳後跟疼痛,建議穿運動鞋或坡跟鞋,有點後跟(跟高約 1.5~2 cm),但不是高跟哦。
告別恨天高、平底鞋和帆布鞋吧,它們真的不適合你。
我有很多喜歡的平底鞋,我一定要穿怎麼辦?
那就買雙專用足跟墊,墊高腳後跟,讓周圍肌肉和韌帶放鬆,疼痛也能緩解。
3. 巧用冷敷和熱敷
看過專業運動員賽後馬上將兩條腿泡到冰水裏的照片嗎?
劇烈運動或運動損傷後及時冷敷,能降低炎性因子的釋放。
通俗講就是減少無菌性炎症的發生,保護身體免收受或少受疼痛之苦。
而恢復期(受傷後 48 小時)適當的熱敷,又能有效地緩解疲勞,促進炎症吸收,降低疼痛的程度。
推薦每次冷敷、熱敷的時間爲 15~20 分鐘,一天 2~3 次。最好隔層毛巾,避免凍傷或燙傷皮膚。
4.控制自身體重
如果身體比較胖的話,那你就要注意控制一下自身的體重了。而且要儘量避免負重,減少重量對腳後跟的衝擊。
4. 拉伸訓練
包括對跟腱及腳底筋膜的拉伸訓練,具體方法包括:
(1)毛巾牽拉訓練
取坐位,將腿伸直,用一條毛巾環繞患側足底,雙手握住毛巾進行腳踝的牽拉訓練。
(2)踩臺階牽拉訓練
前腳掌踩在臺階邊緣,患側腳後跟緩緩向下落,直至感到腳底和跟腱牽拉感。
都看到這裏了,幫我們點個"贊"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