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與口腔念珠菌
口腔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屬感染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口腔黏膜疾病。隨着抗生素、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廣泛應用以及近年來我國老齡化趨勢、艾滋病的流行、器官移植的廣泛開展等,口腔念珠菌病患者日趨增多,其危害性逐漸引起人們重視。
雖然目前國內尚無確切的流行病學資料,但口腔念珠菌病已成爲最常見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之一。長期慢性口腔念珠菌感染有癌變風險,且可造成消化道念珠菌病或播散性念珠菌病的發生。
臨牀調查研究顯示,身體各部分惡性腫瘤的患者常併發口腔念珠菌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在癌症病人中十分常見,特別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比如白血病、淋巴瘤)以及接受全身化療的病人以及接受頭頸部放療的病人。晚期癌症病人尤其高。
同時,口腔念珠菌病也常常在口腔頜面部癌症的基礎上併發,這些惡性腫瘤包括唾液腺癌、口腔鱗癌以及一些癌前病變,如口腔黏膜白斑等,其中又以口腔鱗癌多見。
溶菌酶具有廣泛的抑菌譜 ,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真菌等致病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已應用於口腔、五官、上呼 吸道、皮膚、泌尿生殖系統感染性疾病的治療。據文獻報道,溶菌酶可有效地治療齲齒、口腔潰瘍、牙周炎、複發性口瘡、白色念珠菌感染口炎等疾病。
溶菌酶和抗菌劑同時使用具有協同作用。60%義齒使用者中都患有頑固性義齒型念珠菌病,表現爲與義齒相接觸的黏膜紅腫。局部抗真菌治療不易去除義齒表面的念珠菌。
Samaranay— ake等體外模型研究發現,少量的溶菌酶能抑制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 ,即100ug/mL能殺死45%的無柄假絲酵母細胞 ,但其質量濃度繼續上升至240ug/mL殺菌能力沒有變化,這說明溶菌酶很可能調節口內念珠菌生物膜的形成。體外研究和臨牀研究均表明,溶菌酶抑制念珠菌生長在義齒形成菌落髮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