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如何判斷是否屬於宮頸癌的高危人羣?
宮頸癌是由於患者受到HPV的感染侵襲到宮頸,表現爲接觸性出血、陰道分泌液增多、腰骶部疼痛等臨牀症狀,而不具傳染性。宮頸癌對健康危害極大,可影響性生活,造成不孕,晚期癌症轉移可影響身體其他器官功能,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以我們現有的研究發現,其實我們自身可以做的、可以爲之努力,去預防宮頸癌的辦法也有很多,我先帶領大家來了解一下基礎知識,如何識別自己是否屬於宮頸癌的高危人羣,也就是說是否自己更容易感染HPV病毒,從而患宮頸癌呢?
1、從體質來說,亞健康狀態的、免疫力低下的女性,感染HPV病毒後更加不易清除,如果持續感染,是有很大機率最後會導致宮頸癌病發的。以往我們普遍認爲HPV病毒感染的年齡羣在30-40歲左右,而病變高發的年領羣在40-50歲以上,但目前病毒感染、病變發生也開始年輕化,我臨牀見到最早的宮頸癌患者21歲。對於營養狀態差,體質弱,本身就存在免疫系統疾病的患者,或長期使用激素、抗生素等藥物的人羣來說,就談不上通過免疫力清除病毒的可能。
2、我們都知道遺傳基因的強大,雖然宮頸癌不能遺傳,但是如果家族中有宮頸癌、宮頸病變患者或者HPV病毒的長期感染者,那麼則表示你的遺傳基因中很有可能對於HPV病毒的抵抗能力和清除能力較弱,其他感染者可能是一過性感染,很容易便自動清除了,但是你可能就不易清除,因爲臨牀中我也遇到過不少這種情況,一家三代均發生HPV感染,造成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也有姐妹同時患此病的,但是並不能說宮頸癌是可以遺傳的,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3、我們提倡潔身自好,因爲HPV的傳播途徑主要就是性傳播,所以性伴侶混亂的人羣也屬於高危人羣,這裏說的性伴侶指的是彼此雙方,無論男性還是女性,只要有一方不能潔身自好,發生過高危性行爲、不潔性行爲的人就容易感染HPV,且更容易擴散感染,也容易同時感染其他性傳播疾病,而彼此雙方均可稱之爲高危人羣,女性發生宮頸癌的機率、男性發生陰莖癌的機率都會隨之增加。
4、還有一種也要注意,就是伴侶發生癌前病變或尖銳溼疣的,這種情況不少醫生都遇到過,我的門診也接診過這樣的患者,前妻因宮頸癌病逝,丈夫再婚後的妻子,又發生宮頸癌的,也有前妻得了宮頸癌離婚的,再婚後妻子又發生宮頸病變的,這種情況下,其丈夫就是HPV病毒傳播的一個載體,妻子隨之也就變成了宮頸癌的高危人羣,而丈夫這種持續感染的情況也可以稱之爲陰莖癌的高危人羣。
5、過早性生活,過多孕育史或流產史的女性
有關數據提示性生活過早、頻率過高以及多性伴等行爲都是與宮頸癌的發病率呈正比的,而年輕女性的自我保護意識相對要差一些,如果沒有正確使用安全套,一旦懷孕,在經濟、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響下,很容易放棄妊娠,無論是人流還是藥流對宮頸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這也是患病年齡越來越年輕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不論是人流史還是產史,過多的次數,都會對宮頸照成損傷。子宮內膜在短期內並不能完全修復,此時不管是病毒還是細菌都容易進入宮腔,發生病變的可能性及速度,相對就比宮頸沒有發生多次損傷的女性要快。
6、熬夜、抽菸、喝酒,有不良生活習慣的人也應多加註意,因爲長期的作息不規律和飲食不健康等,是影響人體免疫力的重要因素,感染病毒的機率也會比普通人高,免疫力低下的狀態下自動清除的可能性更是大大降低。
以上人羣應多加註意,由於部分宮頸癌是沒有任何症狀的,所以篩查(HPV和TCT)是可以很好的發現和預防宮頸癌的有效手段之一。往往比較危險的是那些長期不做相關檢測的女性,一旦發現或者有相關症狀後再去檢測,結果很可能就顯示已經是宮頸癌階段了,而那些有定期體檢習慣的女性患宮頸癌的機率相對會低不少。
另外建議大家應保持良好的心態,因爲好的情緒是疾病最有利的回擊武器,並且應做到不要濫用抗生素擾亂自身的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