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最容易得癌症?看完嚇一跳!
迄今爲止,癌症仍是威脅人類生命最兇險的疾病。而很多癌症患者都不禁發問“爲什麼腫瘤偏偏找上了我”?
其實人人都有癌細胞——因爲人體新細胞誕生、分裂、複製的過程中,有時也會出錯,癌細胞就是出錯下的產物。
不過,人體還有免疫細胞,往往還沒等到這些癌變的細胞“反叛”,就被免疫細胞幹掉了。這也正是爲什麼人人都會有癌細胞,但不是每個人都會得癌症的原因。
那麼問題便來了,爲什麼會有“漏網之魚”變成真正的腫瘤?難道是免疫細胞打盹了?其實也可能是你一直在接觸各種“致癌因素”……
1.高油高鹽食物喫得多
食鹽喫多了,滲透壓高,會直接損害胃黏膜,時間久了就容易增加胃癌風險。
油膩食物喫多了會刺激胃液大量分泌,久而久之造成胃黏膜的糜爛潰瘍,並使得消化系統長期處於滿負荷運轉狀態,同時還會誘發肥胖。
而《國際癌症雜誌》上的一篇論文指出,肥胖會增加18種癌症的風險,比如:子宮內膜癌、食管癌、肝癌、膽囊癌、腸癌等。
2.不愛喫果蔬,維他命缺乏
人體的維他命主要來源於日常飲食中的果蔬,但有些人就是不喜歡喫新鮮果蔬,很容易導致維他命的缺乏,此時,人體的免疫力甚至抗癌能力也會減弱。
研究顯示,長期缺乏維他命A、β-胡蘿蔔素,患肺癌的危險增加;缺乏維他命C,患食道癌、胃癌的危險增加;缺乏維他命E者,患口腔癌、皮膚癌、宮頸癌、胃癌、腸癌、肺癌的風險都會增加……
3.喫得過燙
喜歡趁熱喫、趁熱喝的人,罹患口腔癌、胃癌、食管癌等的風險會增高——高溫食物可能會灼傷口腔、食管和胃黏膜,使之破損、充血、水腫。長期反覆熱刺激,會使黏膜不斷修復增生,癌變風險增加。
4.無煙酒不歡
菸草中含有的化學物質,有78種是明確的致癌物,且吸菸者不僅本人患癌風險增加,更讓暴露在其二手菸和三手煙的人羣也成爲了風險受害者。而酒精對食管、胃、肝臟和腸道都會有不良的刺激。
又抽菸又喝酒,病態的機體再加上受損的免疫力,在面對癌細胞侵襲的時候,如何能打勝仗呢?
5.長期喝水少
尤其是天氣冷,上廁所屁股涼,很多人喝水就少了。
但哈佛大學有一項研究表明,每天喝水少於兩杯的人,患癌的機率比每天喝水多於五杯的人要增加35%,而每天飲水量多的人癌症發病率會下降31%~79%。
所以每天保持1200~2000毫升的飲水量是很有必要的。
1.熬夜成爲日常
英國科學癌症研究中心發現,癌症發病率趨於年輕化,而這類人經常有夜晚過了12點都不睡覺的習慣,造成了人體生物鐘紊亂,破壞了人體免疫功能。
早在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首次將熬夜(涉及晝夜節律打亂的輪班工作),歸爲了2A類致癌因素。
建議:每天21~23點,準備睡覺,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校準自己的生物鐘,規律作息。
2.久坐不動
研究發現,長時間久坐不動會增加癌症(特別是子宮癌、腸癌和肺癌)風險,每天多坐兩小時,癌症風險增加10%,即便運動也難以抵消久坐危害。
建議:工作每2個小時,起來活動活動,並能每天抽出半小時鍛鍊~
3.不防曬
大量的紫外線照射,不僅會加速皮膚膠原蛋白的流失,加快皮膚衰老,還可能破壞皮膚細胞的DNA結構,增加基底細胞癌、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瘤等皮膚癌的發生風險。
因此要養成防曬習慣,且不要盲目使用紫外線室內曬黑設備。
4.高危職業
由於長時間暴露於危險的環境因素,某些職業、工種的人患癌風險更高,包括:
*接觸瀝青的工人;
*在生產輪胎、橡膠手套和橡皮筋的工廠工作的人;
*從事塑料製造的工人,長期接觸鎘、氯乙烯、三氯乙烯和砷等致癌物;
*從事鋁製品生產的工人經常接觸到多環芳烴、鉻化合物、鎳化合物、重金屬、高靜態磁場和石棉;
*汽車修理工也容易暴露在一些帶有致癌物(砷、石棉和苯)的環境之中,此外油脂溶劑四氯乙烯、柴油廢氣都有致癌作用。
除了這些外在的因素,還有些人天生具備了“癌症體質”。
1.C型性格的人
C型性格指內向、過於剋制、壓抑的,不擅長表達及發泄自己情緒的人。這類人羣的腫瘤發病率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
不良的心理因素和負面情緒會導致人體免疫的監視作用減弱,免疫力下降又容易導致內分泌失調,讓腫瘤細胞有機會逃脫,使腫瘤發生概率成倍增長。
2.血瘀體質的人
中醫講:“瘀血在經絡臟腑之間則結爲癥瘕”,其中的“癥瘕”就是腫瘤。當人體血液凝滯不暢,產生淤血,就會形成血瘀體質。
血瘀體質可增加胃癌、肝癌等癌症風險,尤其女性以血爲本,更易增加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癌等風險。
3.家族遺傳史
癌症本質上也是一種基因病,所以存在遺傳的可能性。在所有癌症中,存在明顯遺傳傾向的佔5%~10%。
因此,家中有乳腺癌、卵巢癌、結直腸癌、胃癌、肺癌、子宮內膜癌、胰腺癌、前列腺癌的人都可以考慮做基因檢測,及早發現,如果存在不良習慣的,建議35歲,甚至更早開始每年做1~2次相關篩查。
最後可可還想提醒大家,其實癌症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若能及早發現、干預、治療,是可以治癒的!
世界衛生組織發佈的《癌症早期診斷指南》,總結了多種常見癌症的症狀和體徵,希望每個人多加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