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呆!2歲男童體內長出“菜花”,確診感染HPV!

驚呆!2歲男童體內長出“菜花”,確診感染HPV!

提起HPV(人乳頭瘤病毒),你會想到什麼?

大部分人的第一反應可能都是——宮頸癌

但你有想過嗎,年僅2歲的男孩也染上了HPV

小小年紀,怎麼會和HPV扯上關係呢?

果果(化名)今年兩歲,但隨着年紀的增長,家裏人發現他逐漸開始“長歪”,聲音越來越嘶啞,睡覺也經常會驚醒,幾乎不能睡整覺。由於長期睡眠不佳,果果的生長髮育指標一直落後於同齡人。

家裏人一直找不到原因,眼看着果果聲音越來越啞,家裏人感覺不對勁,這才帶着果果去醫院。

喉鏡檢查後發現,原來果果喉嚨內長了一塊“菜花”樣的腫塊。這塊腫物呈紅色,而且表面不平整。腫塊已經非常大,佔據了果果喉嚨的相當大空間,這也是導致他聲音越來越嘶啞的原因。腫塊已經比較大,如果不進行手術,隨着腫塊體積增大,會進一步導致呼吸不暢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果果的生長髮育。在醫師的建議下,果果接受了低溫等離子消融手術。要在一個2歲的孩子狹小的喉嚨裏精準切除腫塊,並非易事,這好比是在“螺絲殼裏做道場”。在高清喉內鏡下,腫塊被一點點剝離、切除,半小時後手術成功!

那麼,卡在果果喉嚨裏的腫塊到底是什麼?事後,病理報告提示,這竟是喉乳頭狀瘤。

這是一種常見的良性腫瘤,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10歲以下的兒童多見,幼年型好發於5歲之前。而且這類腫瘤多數與感染乳頭狀瘤(HPV)病毒有關。那麼,才兩歲的果果是怎麼染上HPV病毒的呢?“你有感染過HPV病毒嗎?”醫師對果果媽媽的一句問話,讓他找到了根源。原來,果果媽媽曾經感染過HPV病毒,而果果是自然生產,很有可能果果在生產過程中感染了病毒。

有研究提示喉乳頭狀瘤和人乳頭狀瘤病毒(HPV)感染有關。HPV主要經皮膚或黏膜接觸傳播,對人類的皮膚、黏膜具有高度的親嗜性,病毒可誘導上皮組織增殖。乳頭狀瘤好發在外耳道黏膜、上皮區域,咽部,鼻咽部等黏膜區域。“像果果這麼小的年紀,由生產過程所致的感染可能性較大。”醫師說,喉乳頭狀瘤屬於良性腫瘤,主要症狀就是聲嘶、乾咳,最麻煩的是,喉乳頭瘤會不斷長大,除了聲音嘶啞,還會影響呼吸,甚至會窒息,引發生命危險。

HPV是最普遍的性傳播病毒,是一種特異性嗜上皮病毒,HPV病毒感染宿主後不進入人體血液循環,孕期不會影響胎兒發育,但有小部分新生兒會感染HPV主要是由於接觸被HPV病毒污染的羊水。

另外,孩子經過產道時間過長,導致嬰兒在陰道內接觸到母親帶有病毒的分泌物,也可能誘發感染。不過,很多嬰兒在出生後會靠自身免疫力清除掉病毒。

醫生建議年輕女性應該及時注射HPV疫苗,婚前和孕前檢查也很重要。孕前檢查應該注意宮頸情況,篩查是否感染HPV。除了可能會影響胎兒外,預期免疫力下降,非常容易發生病變擴散的情況,最好是先治療再決定受孕時機。如果孕婦感染HPV病毒,選擇剖腹產可降低孩子感染該病毒的風險。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兒童的毛巾衣物也要定期高溫消毒清洗,尤其要避免與患者直接接觸和共用內衣褲、毛巾、浴盆等生活用品。寶寶的衣物應該儘量將孩子和父母的衣物分開清洗。此外,增強孩子的抵抗力也能有效預防HPV病毒感染。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