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個例子告訴你:糖尿病都是“重病人”!3個表現要注意

2個例子告訴你:糖尿病都是“重病人”!3個表現要注意

上大學的時候,對醫學還只是一個概念。人爲什麼會生病?哪些病能治好,哪些病可以帶病延年,哪些病很危險,腦子裏只是很朦朧的概念。

遇到講內分泌的馬老師,現在已經是全國赫赫有名的內分泌院士了,從他的講課中,我才發現,有些病,看似不重,其實很重,比如糖尿病!馬老師說,不要小看糖尿病,所有糖尿病患者都是“重病人”!

在從醫20餘年的經驗中,不斷驗證馬老師的話,雖然教科書沒寫,那就是真理。

工作第三年,遇到了一位闌尾炎患者,很胖,已經有糖尿病10年了,平時身體還不錯,來的時候血糖基本控制在正常範圍,於是做了急診手術,術後常規抗感染及對症治療,但是患者病情似乎沒有好轉,開始出現高燒,體溫40度居高不下,第三天出現切口裂開,腎功能不全,繼發全身敗血症,雖經搶救,但最終無力迴天。事後分析原因,是由於患者由於糖尿病末梢神經病變,患了闌尾炎後腹痛症狀並不明顯,掩蓋了腹痛的症狀,導致闌尾穿孔、腹膜炎,後果很嚴重。

做主治醫師時,本院的一位醫生因膽囊炎住院外科,有糖尿病4年多,檢查沒有發現任何的手術禁忌症,只是血糖偏高。醫生爲她做了膽囊切除術,術中患者血壓不穩,繼而出現嚴重的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予以緊急對症處理後,患者圍術期出現了急性心力衰竭,急性腎衰竭,急性肝功能不全,就是我們所說的多臟器功能衰竭,這是非常要命的併發症,於是進行牀旁血濾、呼吸機等輔助設備進行搶救,經過半月的治療,患者終於恢復正常。專家分析,這主要也是和糖尿病血管病變有關。

臨牀工作中,我對糖尿病患者十分重視,因爲,糖尿病患者的血管病變非常嚴重,不僅侵犯微血管,就連大血管也不例外,一般來說,如果糖尿病出現以下情況,說明血管的併發症已經來臨了:

表現1 雙下肢發冷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下肢皮膚髮冷,表面顏色改變,冬天更加嚴重,走不到100米就會感到腿發沉擡不動腳步,說明血管已經嚴重硬化,甚至血栓形成了。

表現2 下肢疼痛麻木

糖尿病患者當出現下肢疼痛,進行性加重,表面蒼白,足背動脈搏動很弱或者摸不到,有時感到下肢麻木,說明下肢動脈可能已經硬化嚴重,供血不足了,需要抓緊去醫院進行血管超聲檢查,防止出現下肢缺血壞死。

表現3 下肢傷口難以癒合

不少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狹窄嚴重,導致遠端供血很差,這時一旦腳趾或者下肢遠端出現破潰,就非常難癒合,久治不愈就會出現壞死,形成糖尿病足。有的患者被迫截肢。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