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猝死的常見原因以及預防措施,值得收藏!
猝死,絕不是個例!
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居全球之首。
有關猝死的報道,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但目前在我國,心臟驟停的搶救成功率極低,還不到1%,遠低於發達國家平均15%的搶救成功率。
猝死的治療,重在預防。
因此,我們有必要來了解一下常見的猝死原因以及預防措施。
一、哪些原因容易引發猝死?
1、冠心病
長達26年的FraminghamStudy大規模的研究顯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臟性猝死佔75%。
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猝死,見於急性冠脈綜合徵(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定心絞痛)。
一般見於35-40歲以上的男性,平素身體健康,但具有冠心病的一項或多項易患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吸菸等。
少數患者猝死前有冠心病發作史,如心絞痛發作頻繁和加重,動電圖發現惡性心律失常等,對於這些先兆症狀,應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以減少猝死的發生。
冠心病引起的猝死中20%-40%的患者初起時心電圖表現爲心肌梗死,可在發作後數分鐘至數小時死亡,其餘60%-80%的患者則表現爲突發心搏驟停。
因此,有冠心病的患者建議用好朋友心電圖機,在家自查心電圖,及時發現潛在的心臟猝死風險,從而儘可能的減少危害。
2、心肌炎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是小兒和青年人猝死的一般病因。
嬰幼兒多於急性期較死,而成人則以恢復期較死居多。
猝死前,常有病毒感染的全身表現,如發燒、呼吸道症狀、全身痠痛等。
心臟檢查可有瀰漫性心肌受損的表現,如心界擴大,心肌活動減弱及心力衰竭等。
重症患者可合併嚴重心律失常如病態竇房結綜合徵,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等。
3、原發性心肌病
原發性心肌病引起的猝死常有家族史,以原發性肥厚型心肌病爲主,10%-25%可發生猝死。
男性多見,可有心絞痛、暈厥等症狀,胸骨左緣或心尖內側常可聞及收縮中晚期雜音。
心電圖約10%患者可發現酷似心肌梗死的異常Q波。
超聲心動圖可顯示室間隔不對稱性肥厚和收縮幅度減弱,是確診本病的特異性發現。
4、主動脈瓣病變
主動脈病變主要包括主動脈瓣狹窄和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兩種情況。
1)主動脈瓣狹窄
年輕者多爲風溼性主動脈瓣狹窄,常同時合併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或二尖瓣狹窄,除非伴有風溼性主動脈炎,較少發生猝死。
老年患者多爲單純性主動脈瓣狹窄,往往是發生在先天性二葉式或單葉式主動脈瓣規上的退行性瓣膜硬化和鈣化,患者常有心絞痛發作史,主動脈瓣區可聞及收縮期雜音,X線檢查顯示左心室肥厚,心電圖有嚴重的心室內傳導阻滯。
2)主動脈瓣關閉不全
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尤其是伴有心絞痛者,極易發生猝死。
多見於40歲以上男性,主動脈瓣區有嘆氣樣舒張期雜音,周圍血管徵明顯,常發生於驅梅治療過程中。
X線檢查示升主動脈擴張及左心室明顯擴大,心影巨大如靴形。心電圖有顯著的左室肥厚和勞損表現。
可以用好朋友心電圖機,隨時隨地在家自查心電圖,及時發現心臟異常風險。
5、特發性呼問期延長綜合徵
本病大多有家族遺傳史,常發生於一個家庭的數個兄弟姐妹中,主要臨牀特徵爲先天性耳聾、暈厥、心律失常、吐問期延長與猝死。
平時心電圖檢查可發現吐間期延長,T波寬大有切跡、高尖、雙相或倒置,u波高大等復極延緩的改變。
本病初次發作常見於幼年,特別是嬰兒期,也可延續到10-30歲首次發作,爲看似健康的兒童和青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嬰兒猝死的重要原因。
6、急性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中的出血壞死型胰腺炎是青壯年猝死的重要疾病,常被誤診爲急性心肌梗死、潰瘍病穿孔、急性膽囊炎等。
生前經過檢查的少數患者有心絞痛病史,半數以上有心電圖異常如早搏、ST-T改變、傳導阻滯等,個別病例甚至出現心肌梗死圖形。
爲減少漏診,對凡出現有急腹症的患者均應想到本病的可能,並注意心電圖的改變,及時測定血清澱粉酶。
胸腹水或未梢血液中正鐵白蛋白陽性是本病具有診斷意義的重要指標之一。
7、肺動脈栓塞
手術後或久病臥牀的患者突然發生呼吸困難,咳嗽,煩躁並迅速轉人休克、發組、昏迷、呼吸停止而死亡,多爲肺動脈栓塞所致。
也常見於心血管造影術,腦外傷,胸外傷及人工氣腹等過程中形成氣栓進人心腔所致。
8、低血鉀
血鉀過低引起猝死常見於長期禁食、大量液體引流,頻繁嘔吐或長期使用排鉀利尿劑及大量類固醇藥物,以及某些藥物如奎尼丁、洋地黃等藥物協同作用下。
臨牀表現有倦怠、無力、腹脹、突然陣發暈厥、抽搐等。
心電圖檢查可發現頻發或多源性室性早搏、短陣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還可以有葉間期延長、T波低平或倒置、u波巨大等復極延緩的表現。
血清鉀濃度可低達 1.5-2.5 mmol/L。
9、高血鉀
嚴重高血鉀引起心搏驟停多見於重度溶血,大面積擠壓傷、腎衰竭少尿期,嚴重酸中毒或長期單獨使用保鉀利尿劑等。
當血清鉀濃度高達7—8mmlo/L時,,動態心電圖早期可表現爲高尖而窄的帳幕狀T波,隨後QRS波羣增寬,心率減慢,繼而P波消失,最後出現緩慢而無效的室性自主心律或心室停搏而死亡。
10、藥物中毒或過敏
銻劑、氯隆、奎尼丁、洋地黃等藥物中毒都以嚴重心律失常而發生猝死。
絕大多數以惡性室性心律失常爲先兆而導致心室顫動,當機體處於低血鉀狀態時尤易發生心搏驟停,應予重視。
在維拉帕米和普蒂洛爾應用中併發心室停搏而致較死者多見於原有竇房結功能低下的患者。
此外,青、鏈黴素及某些血清製劑的使用,也可因過敏反應而導致心室停搏,發生猝死。
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
下一個會是誰?誰也不知道!
我們能做的就是針對常見病因,做好預防,最大化的減少危害。
文|可心 好朋友心電圖機健康專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好朋友心臟健康,每天爲你提供最實用的心臟健康知識。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你可能感興趣:
心臟猝死前,身體會出現哪些症狀?有哪些急救方法?
36歲高管猝死,IT精英必看,猝死來臨前的4個自救!
心源性猝死如何急救?“黃金4分鐘”很寶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