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易,精神和肉體總有一個正在被摧毀
樂清女孩乘坐滴滴順風車被害一事,已經刷屏了。“刷屏”兩個字,用在這裏非常不莊重,然而,也只有這兩個字才能準確表達公衆對這件事的關注。
我也是公衆之一,所以我也密切關注着這件事的進展。在一個又一個公衆號之間,瀏覽着一篇又一篇文章,關注着被害女孩的不幸、犯罪嫌疑人的殘暴、滴滴客服的麻木不仁、猥瑣下流的滴滴司機羣、空姐被害的往事、各政府部門的反應……
我的內心是悲哀、無助,又恐懼的。是的,我是一個女性。令人慶幸的是,我長相普通,比很多相貌美麗的女人少了許多潛在風險。然而,身爲女性,不得不悲哀的承認,這個社會是不公平的。在從女孩成長爲獨立女性的過程中,我們面臨着比男性多得多的威脅和風險。
①
前段時間刷屏的《摧毀一箇中年人有多容易》,喚起了我們對未來的深深焦慮。人到中年,我們將不得不揹負養老、育幼、事業方向的三重壓力。
然而在這篇文章之前,還曾有過一個說法:你公司40歲的中年人都去了哪裏?
是的,人是不會無緣無故消失的。回想一下,你們公司能見到幾位中年人?
職場如歡場,不許見白頭!
一邊是人口紅利消失,號召公衆生二胎,甚至有可能完全放開生育。一邊是消失不見的中年人。他們不是體力勞動者,他們有技術、有知識、有遠見,往往是在一個行業內打拼數十年,擁有豐富經驗的中堅力量。
然而,就是這樣的他們,悄悄的消失在我們的周圍。這,也許就是中年危機的恐懼本源。
我們每個人都對未來抱着美好的期待,爲了這個期待,我們夜以繼日辛勤工作。爲了這個期待,我們八小時之外,還在努力進修,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
我們這麼努力,就是爲了有一天,我們可以輕鬆自在的擁有幸福,可以在父母需要的時候,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他們的養老費用;可以在子女需要的時候,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他們的教育費用;可以在愛人需要的時候,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支撐我們的愛情。
然而,我們身邊,有太多的精神或肉體被摧毀。
②
還記得去年夏天,颱風“天鴿”肆虐時,在17級的狂風中,那位拯救自家貨車側翻的男人嗎?
鍵盤俠們隔着屏幕放肆的嘲笑他愛錢不愛命時,他想到的卻是全家人的生計。在他眼裏,那不是一輛貨車,那是全家人生活的希望。他試圖用肩膀扛起的是中年人的責任、是家庭的希望。
他還沒有走出我們的記憶,中興的一位“被離職”的高管就跳樓了。有很多細節描述展示着這位高管在下定決心前的心理:他舉起了雙手。
他舉起了雙手!他舉起的雙手,是對公司的失望?還是對生活的投降?
在我們還沒有理清自己思緒的時候,華山遊客在棧道上跳崖的的視頻,對我們又進行了新一次的暴擊。
生活不易,這是對我們精神的徹底摧殘嗎?
③
2018年8月6日,上海徐家彙地鐵站一位26歲男青年在早高峯時段猝死。我們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也許是長期996工作制帶來的身體極限,也許是連續N個遊戲不眠夜,也許是生活的壓力太沉重……
我們知道的是雙親即將白髮人送黑髮人、他的愛人將會終生悲痛、也許還有嗷嗷待哺的幼兒,今後只能對着照片呼喚爸爸……
讓我們把時間倒回歷史上的今天,2009年的8月26日。浙江衛視的當家新聞主播,在出差期間,勞累過度猝死……
我們不知道她未來的事業會成長到什麼程度,但是我們都知道,只有健康不被摧毀,她才擁有一切可能:也許是中國最年輕的“金話筒獎”獲得者;也許是中國最著名的女主持人,可與周濤、董卿相媲美……
生活不易,這是對我們肉體的徹底摧殘啊!
④
看完本文,您需要5分鐘;您知道嗎?在您看完本文的過程中,有5位中青年人突發心臟問題猝死!
是的,沒有任何誇張!
這些年猝死的新聞一個接着一個,已經多到只有名人猝死纔會讓我們關注的地步了。據國家相關部門的權威數據統計:我國心血管疾病高發,每1分鐘就有1人因心臟問題猝死。
而引發猝死的關鍵因素就是:累!來自精神的壓力、來自肉體的疲憊!
精神上的巨大壓力,要麼摧毀我們的神經底線,要麼摧毀我們的健康底線,讓我們在極度情緒波動中,猝死。
而來自肉體的疲憊,則可以直接引發心腦血管問題,讓我們在猝不及防之中迎來人生最後時刻。
還有人記得深圳那位在酒店加班十幾天,最後凌晨猝死的高管嗎?
還有人記得一晚上連續搶救十幾位病人,最後猝死的急診科醫生嗎?
還有人記得連續工作、不敢休息,最後突發猝死的春雨醫生創始人嗎?
……
⑤
生活不易,精神和肉體,總有一個正在被摧毀!
壓力山大,不僅僅是一個形容詞,還是一個引發心臟猝死的狀態。
也許明天狂風大作、也許明天風沙彌漫、也許明天寒風凜冽、也許明天暴雪漫天……
然而,我們身上的多個標籤:生活、責任、守護,讓我們每天早上準時踏出家門,讓我們在燈火輝煌的寫字樓心甘情願的加班。
正因爲生活不易,幸福才更需要珍惜,更需要有健康來守護。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健康好朋友,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