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體檢的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有什麼不一樣?

入職體檢的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有什麼不一樣?

入職體檢的心電圖就是我們平時做的常規心電圖,而動態心電圖一般指的是24小時心電圖。兩種不同的心電圖各有各的用途,在診斷上可以互爲補充。那麼,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有什麼區別呢?

一. 心電圖

心電圖就是通過心電圖儀器連接的電極安放在人體上,把心臟的生物電引出來,濾去一些干擾波,把心臟的生物電信號實時記錄下來,構成了反映心臟不同部位、時間(程)電活動的圖(波)形。

通過心電圖的各個波形(時程)變化,可以反映出心臟不同部位心肌電活動的情況,以此反映心率和節律,心臟的大小、心肌的血供、有無電解質紊亂、心肌梗死、心包病變以及各種心律失常等。

二. 常規心電圖的功能

常規心電圖是平臥位記錄的,電極部位、電壓設定(1mV)、走紙速度(25mm/s)等都是有嚴格要求的。

記錄的圖形分爲標準導聯(兩電極構成的肢體導聯)、單極肢體導聯和胸前導聯。

心電圖記錄的每個導聯波形電壓的高低、寬窄(時間)都是有很具體的標準的,這些波形的改變爲診斷心臟病變提供依據。

在常規心電圖上,幾個導聯可以組合構成反映心臟某一個面(某一個壁)的病變如缺血、損傷、壞死,因此可以用來診斷冠心病心肌缺血和梗死病變的部位。

常規心電圖的缺點是隻能記錄當時的心電圖波形,時間短,對於一些間發性的異常狀況並不能很好捕捉。檢測時,需靜臥、靜坐,不可走動、說話等,以免產生干擾。

三. 動態心電圖的功能

動態心電圖一般是記錄24小時的心電圖,現在也有了可以更加長程的記錄儀器,比如好朋友心電圖機單次可以記錄長達7天的心電圖,更容易發現各種心律異常和心臟疾病。

動態心電圖的導聯是經過標準心電圖導聯改良的,肢體導聯(原來在胳膊、腿上)的電極都放在身體的軀幹上,這樣位置比較固定,對肢體活動和儀器記錄影響都小。

做動態動態心電圖是記錄24小時心電圖變化,瞭解24小時是否有早搏、房顫、心率過速/過緩等情況的發生,什麼時間發生,發生的頻次均能夠記錄下來,有利於醫生的診斷。

動態心電圖記錄時間長,能反映活動狀態的心電變化,從而彌補了常規心電圖只能作短暫靜態記錄的不足。

動態心電圖的缺點就是時間相對較長,做一次的費用相對較高。

四. 寫在最後

無論是用於常規查體,疾病診療,術前檢查,術中監測,還是術後複查,都需要用到心電圖。

如果條件允許,特別是家裏有老人或者手術後的病人,建議購買一個家用心電圖機,在家24小時可隨時隨地的測量,及時發現異常,及時治療。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