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曝5大類高血壓藥物中2類致癌,2.5億“高友”怎麼辦?

再曝5大類高血壓藥物中2類致癌,2.5億“高友”怎麼辦?

今年下半年以來,關於高血壓藥致癌的報道層出不窮,醫學上最常用的5大類降壓藥,其中兩類可能有致癌作用,全國2.5億高血壓患者怎麼辦?我們知道,高血壓目前是世界範圍內難以根治的慢性疾病,需要終生服藥控制血壓,如果血壓控制不穩,很容易出現冠心病、腦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尿毒症等嚴重併發症。

目前高血壓藥物很多種,但臨牀上最常用的藥物,可以歸納爲5大類:1、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代表藥卡託普利等普利類;2、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代表藥纈沙坦等沙坦類;3、鈣離子拮抗劑,代表藥硝苯地平等地平類;4、利尿劑,代表藥物氫氯噻嗪;5、β受體阻滯劑,代表藥倍他樂克。

一般高血壓患者的治療很難靠一種藥物控制正常,經常需要聯合治療才能達標。前三種藥物在我們國家使用的頻率較高,是最常用的藥物。當大家長期服用這些藥物的時候,就在今年,先後有媒體報道這些藥物有很強的致癌作用!先是我國某藥廠生產的纈沙坦原料中含有一種叫“N-亞硝基二甲胺(NDMA)的成分,這種物質是公認的強致癌作用物質。接着,最近一家法國製藥公司發現,厄貝沙坦類降壓藥中含有N-亞硝基二甲胺(NDMA)和N-亞硝基二乙胺(NDEA)兩種可能致癌的雜質,法國國家藥品與健康產品安全局日前發佈公告,要求在全國範圍召回厄貝沙坦類降壓藥,因爲這類藥品含有可能致癌物質。

這說明,沙坦類藥物的原料生產環節,很容易造成這種致癌物質的污染。稍有不慎,就會含有這類致癌雜質。2018年10月24日,《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一篇《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lung cancer》論文,這項研究發現,普利類降壓藥的藥理作用,由於阻斷了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導致體內的緩激肽和P物質積聚增多,不光引起患者長期乾咳的副作用,更有甚者,如果長期服用超過5年,導致肺癌的發生率顯著增加。

講到這裏,我們已經有兩大類降壓藥存在致癌的可能性了,還有三類,但後兩類一般只作爲高血壓聯合治療的輔助用藥,那麼,我們2.5億“高友”怎麼辦?

其實,認真分析這些新聞及研究的內涵,我認爲大可不必驚慌!首先,沙坦類藥物的致癌性屬於雜質污染,既然發現了,肯定會有很好的監管,我們儘量購買廠家信譽較高的藥品;其次,關於普利類降壓藥的問題,目前只是一種科學研究,還沒有正式的臨牀驗證,更沒有官方的公告,因此,暫時可以繼續觀察,等待進一步的研究結果。畢竟,高血壓的危害很大,如果不用藥,或者血壓控制不佳,造成的心血管的併發症,對人體的危害遠大於藥物的副作用。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