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三餐怎麼喫?附詳細飲食指南!
冠心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成爲威脅人們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殺手”。
這種疾病容易導致患者出現無症狀心悸缺血,還會引起心絞痛,導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許多冠心病患者更多是對健康知識的匱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導致了病情加重甚至猝死。
那麼,在日常生活中冠心病患者三餐應該怎麼喫?
按時喫飯才能護心。
人體內的各個器官都有各自的“生物鐘”,在對的時間攝入對的食物纔有利於心臟健康。
全麥食品不僅含有小麥胚和小麥麩,更是纖維素的極佳來源。
從理論上講,全麥食品中的水溶性膳食纖維具有排泄鈉的作用,能有效調節血壓,預防高血壓。
有研究表明,適當多攝入全麥食品,可以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
此外,凌晨常是心臟病人的“魔鬼時刻”,這一時間段心血管發生堵塞的機率最高,並會持續到早晨。
早餐若能及時喫點有助於軟化血管、調節膽固醇的食物,如燕麥片、全麥麪包等,血管硬化的狀況會更好地得到改善。
全麥食品中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他命、礦物質、纖維素等,在經過一夜的消耗後,體內所缺的維他命、礦物質也能從早餐中得到及時補充。
上午10點半左右,人體新陳代謝速度變快,不少人會感到有些餓了,這時可加餐補充能量,特別是學生、上班族等用腦一族,有助於集中精力,並保持血壓穩定。
一般來說,大家可以在加餐時多喫些新鮮水果,比如蘋果、藍莓、橙子等。
蘋果中的果膠可阻止膽固醇的吸收,纖維素有助於清除膽固醇。
藍莓富含強抗氧化劑白藜蘆醇和一種可降低血壓、減少血管炎症的黃酮醇,橙子中也富含上述物質。
此外,橙子中的植物化學物質橙皮甙可改善心臟供血。值得注意的是,加餐後,午飯就要根據胃口酌情減量。
三、午餐12:30,選擇優質蛋白
中午12點後是身體能量需求最大的時候,這時候喫午餐對血壓、血脂的平衡比較有利。
優質蛋白質能增強血管彈性、降低心肌張力,起到保護心臟的作用。
一般來說,優質蛋白質來源包括:奶酪、堅果、豆腐塊、金槍魚及煮雞蛋等。
四、下午茶15:30,喝點酸奶
由於午飯和晚飯的間隔時間較長,到了下午16點左右,體內血糖已經開始降低,這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這時可以喫點下午茶,除了穩定血壓外,還可避免思維變緩,防止出現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
一般建議的是,大家可以喝點酸奶。
有研究表明,適量攝入酸奶有利於調節血壓,其中含有的益生菌也有利於降低卒中、心梗的發生風險。
五、晚餐18:30,多喫蔬菜
晚飯最好安排在18:00-19:00之間,如果喫得太晚,過不了一會兒就該睡覺了。
食物消化不完就睡,不僅睡眠質量不佳,還會增加胃腸與心臟的負擔。
一般來說,晚飯要喫得清淡,可以多喫些多喫蔬菜比如木耳、香菇、芹菜等,有助於攝入更多膳食纖維,控制血壓和血脂,增加胃腸動力;控制食量也很重要,八分飽是最好的。
飯後半小時適當鍛鍊,可以避免脂肪堆積。
本文來源:慢病中心、中國疾控動態,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心血管健康知識,請關注公衆號:好朋友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