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秋季該如何保養,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帝內經》怎麼說

冠心病患者秋季該如何保養,我們一起來看看《黃帝內經》怎麼說

養生之道,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延長壽命,是很多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生活方式。

所謂養生,便是攝養身心使長壽。

《莊子·養生主》:“ 文惠君 曰:‘善哉!吾聞 庖丁之言,得養生焉。’”

宋 陸游 《齋居紀事》:“食罷,行五十七步,然後解襟褫帶,低枕少臥,此養生最急事也。”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同年 儲梅夫 宗丞,能養生,七十而有嬰兒之色。”從以上典籍中可以看出,古人對養生的重視。

而養生最應遵循自然法則,《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有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氣,席百歲乃去。”

一句話總結了養生之道的精髓。

冠心病患者之所以患病,從中醫角度來講,就是違背上面《黃帝內經》所說的養生之道。

而我們要使自己的身體有所好轉,就應該回歸自然,順應四時。

四時有命,春主生髮,夏主生長,秋主收降,冬主蟄藏。

意思就是說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特點,春季是萬物開始萌芽的季節,夏季是萬物生長的季節,秋季則是萬物收斂的季節,冬季是萬物封藏的季節。

而我們在不同的季節,要根據它們的特點,來調整我們的日常生活習慣。

秋季,是一年中的第三個季節,它銜接夏季與冬季。

在我國,秋季時間從處暑開始,到小雪結束,即8月23日-11月22日,歷時三個月。

現如今秋季已經來臨,入秋之後的我們,該如何保養呢?

我們以《黃帝內經》的內容來解說。

《黃帝內經》有言:

“秋三月,此謂容平。”意思就是說:秋季的三個月,稱之爲容平。自然景象,因爲萬物的成熟而平定收斂。

“天氣以急,地氣以明。”秋季的特點就是秋風蕭瑟,天高氣爽,百草枯黃,地氣清肅,一片蕭條。

“早臥早起,與雞俱興。”在秋季,日出的時間還是比較早,慢慢會變晚;而日落的時間則會慢慢變早。由於夏季的熱氣剛過,我們依然要早起,而一天的活動之後,消耗大量精力,則應該早睡,跟雞的生活作息相似,雞鳴時則起牀,雞入睡時則休息。

“使志安寧,以緩秋刑。”秋季我們應該讓自己的心志、神志處於安寧的狀態,即爲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不要輕易動怒,以減緩秋季肅殺之氣對身體的影響。

“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我們應該收斂神氣、精神內守,以適應秋季容平的特徵。

“無外其志,使肺氣清。”和上面說的使志安寧、收斂神氣一致,是說不要胡思亂想,使神思外馳,以保持肺氣的清肅功能。

“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爲飧泄,奉藏者少。”《黃帝內經》認爲,這就是適應秋令的特點而保養人體收斂之氣的方法。

如果我們沒有遵從這樣的方法,反而和它逆向而行,則會損傷到我們的肺臟,冬天的時候,會因爲缺少封藏,而導致生出飧泄病。

冠心病患者的心肺功能原比普通人要差些,秋季如果不注意保養,心肺比普通人更容易得病,而在冬季的時候會更容易得飧泄病,這是由消化不良導致泄瀉的一種疾病。

老年人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在秋季飲食上應該以收斂、滋潤爲主,宜清淡,辛辣油膩以及甜食都應該少喫或者不喫。

應多食滋潤食物,如百合雪梨湯、銀耳蓮子羹、麥冬山藥湯之類的食品。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健康好朋友,每天爲你提供最實用的心臟健康知識。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