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數人死於這種病,你還不知道心血管疾病要怎麼辦嗎
轉自本人公衆號 英國王藥師大藥房 (wangyaoshiuk)
這兩天看到了一個數據,說心現代社會血管疾病日益加劇,在西方社會50%的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其中有10%是因爲高血壓,而這些死亡人數其實可以簡單的控制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就可以大大減少。所以呢我決定做一個心血管疾病系列。
第一期呢,我們從最常見的高血壓說起。
在我們平時量血壓時大家可能注意到了,血壓計上都有兩個數值,高的數字是收縮壓,低的數字是舒張壓,就是心臟收縮和放鬆時血管裏的壓力。如果這兩個壓力一直都保持在正常值以上,就被稱爲高血壓。
正常人血壓應該在高壓120,低壓80以下,高血壓的診斷臨界值在140/90mmHg。所有兩者之間的測量,被視爲前期高血壓或者擁有潛得高血壓的風險。
在藥店pharmacy或者醫院裏量血壓的時候,通常不會第一次的時候就確診,會在兩個胳膊上量兩到三次。由於緊張或者不熟悉環境可能量出來的血壓會比平時高,所以這時候就需要我們自己在家裏測血壓。
下面兩種是常見的家用血壓儀:
ABPM,是一種便攜式的血壓儀,可以24小時帶在身上,它會在固定的間隔時間裏自動測量。
ABPM血壓儀
另一種HBPM就是普通的家用血壓儀。
我們順便說說這個機器的使用方法。
在測量血壓時要找一個安靜的環境坐下來,不要說話,袖套應該戴在肘關節以上兩指的位置,鬆緊程度可以剛好在手臂和袖套之間插進一根手指就剛剛好。連接機器和袖套的電線應該放在衝着上方,手自然搭在桌面上就好。
如果確診了高血壓我們可能還要做一些尿檢血檢或者視力檢查,來檢測器官功能。
如果我們放任高血壓發展,長期下去會增加心臟的負荷,導致心室肥大也就是心臟肌肉的質量增加,從而增加了需氧量。也增加了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塞的可能性。而且高血壓可能會在血管上造成小傷口,那麼就可能會形成血栓,中風。
有家族遺傳史,肥胖,抽菸,長期的壓力和高血脂都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
高血壓在前期可能不會展現出很明顯的症狀,知道它對其他器官造成損傷,顯示出病症,我們可能才意識到自己有高血壓。
所以建議35歲以上的人羣都定期去專業機構量一量血壓或者做一做體檢。
在確診高血壓之後,我們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改變一些生活習慣。可不要小看這些小小的生活習慣它們可對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l 少喫鹽,鹽會留住身體的水分,導致血液的體積增加從而增加血壓和心臟負荷
l 多喫水果蔬菜
l 多運動,可以從一些簡單輕鬆的運動開始,一週運動4-5次
l 少抽菸甚至戒菸,可以用電子煙替代
l 少喝酒,一週的飲酒量不要超過14個單位,也不要都留在一次喝哦
l 如果BMI>25體重過高,可以適量減重
BMI= 體重(kg)/身高的平方(m2)
(當然這個BMI也不是完全嚴謹的方法,只是說給大家做個參考)
下一步就是藥物治療。
我們最可能接觸到的藥有4種:利尿劑(diuretic)、ACE抑制劑(ACE inhibitor)、血管緊張素抵抗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鈣通道阻滯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
它們的作用是通過減少血液體積,或減少血液流動阻力和心臟的輸出以及擴張血管從而達到降低血壓的作用
提醒大家利尿劑要在早上喫,這樣夜間睡眠纔不會因爲要去廁所而被打擾;ACE抑制劑 可能使人咳嗽,如果這種情況幾個禮拜還沒有好轉,可以找醫生換一種藥;剛開始吃藥的時候可能會血壓過低導致頭暈,這種情況會漸漸消失所以不用擔心。
平時在家也可以每天測測血壓,記錄下來看看血壓控制的怎麼樣。
其他的藥量因人而異就不跟大家說了,不過要提醒大家要按時吃藥,定期看醫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