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心電圖報告上有這些診斷結果,一定要引起重視!
心電圖作爲最常見的檢測手段之一,已經被我們所熟知。
那麼,對於心電圖,你又瞭解多少呢?
你知道哪些心電圖報告診斷結果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嗎?
跟着好朋友心電圖機健康專家一起來看看吧!
你需要了解以下幾種診斷結果:
竇性停搏
心房顫動
心肌梗死
竇性心動過緩
竇性心動過速
當你的心電圖報告上出現這些診斷時
你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了!
①
竇性停搏
竇性停搏又稱竇性靜止、竇性間歇、竇性暫停等。竇性停搏是指竇房結在一個或多個心動週期中不產生衝動,以致不能激動心房或整個心臟,一般是指心跳停止2.0秒以上。
竇性停搏的潛在威脅極大,偶爾的短暫竇性停搏不一定會出現臨牀症狀,患者可能不自覺;但如果停搏頻繁或停搏時間過長,患者可出現頭昏、暈厥甚至死亡。
解決方法:
對於竇性停搏短暫且很少發生、無明顯臨牀症狀且心率≥50次/分鐘者,一般無須治療。
同時,應積極治療原發性疾病,原發性疾病好轉後,竇性停搏就會得到相應改善。
對竇性停搏反覆發作且出現明顯的心慌、眩暈和眼前黑蒙等症狀者,應及時送醫院急救治療,進行心電監測,並根據監測結果及時處理,嚴重者應及時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②
房顫
心房顫動又簡稱房顫,是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失常,隨着年齡增長房顫的發生率不斷增加,75歲以上人羣可達10%。
如果心室率在60~100次/分鐘之間的房顫,多數無明顯症狀。但有時在早期房顫有明顯心慌感,長期房顫患者可能“適應” 而無明顯感覺,少數在體檢做心電圖檢查時才發現有房顫,自己可能並沒有感到任何不適,這是非常危險的。
除了上面圖標中房顫的五大危害外,房顫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降低其生活質量,而且持續性的醫療費用也會給患者個人、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負擔。
解決方法:
凡有房顫的患者,均應經常性的定期做心電圖檢查或動態心電圖監測,經常到醫院進行檢查和諮詢,接受各種指導性治療和預防保健意見。
如果頻繁檢測心電圖的話,可以用好朋友心電圖機在家自查心電圖,及時瞭解房顫康復情況,給後期治療作爲參考。
目前,房顫治療主要分爲兩種:一是藥物治療;二是非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又分成抗凝也就是預防中風的藥物,控制心率的藥物以及預防房顫復發的藥物。
非藥物治療,主要是把不整齊的心跳(房顫)恢復成正常心跳的治療,包括導管消融治療、雜交手術和預防房顫卒中併發症的療法。
房顫是一種進展性疾病,也就是說會逐漸加重,表現爲發作次數逐漸增多、持續時間逐漸延長,這一過程幾乎不能逆轉,直至最終進展爲持續性房顫、永久性房顫。
鑑於房顫的發展過程以及危害情況,房顫越早發現,越早治療越好!
③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狀動脈急性、持續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壞死。
約半數以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起病前1~2天或1~2周有前驅症狀,最常見的是原有的心絞痛加重,臨牀上多有劇烈而持久的胸骨後疼痛,可併發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解決辦法:
對於急性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反應比較明顯,可以通過心電圖直接診斷。對於非ST段擡高型心肌梗死,心電圖反應不明顯,我們往往還需要結合心肌酶、冠脈CT等手段來明確診斷。
心肌梗死的原理非常簡單,心臟的冠狀動脈血管堵塞了,堵塞血管所供應的心肌因爲缺血開始壞死,這個過程就叫心肌梗死。
所以,心肌梗死治療中,最爲關鍵的就是儘快開通血管,避免心肌進一步的壞死擴大,而避免壞死的方法,就是治療的關鍵。
心肌梗死的治療原則爲:挽救瀕死的心肌,縮小梗死麪積,保護心臟功能,及時處理各種併發症。
心肌梗死是選擇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建議進一步做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明確冠狀動脈血管病變的嚴重程度,如果狹窄超過75%,一般來說是推薦放置支架治療的。
如果急性心肌梗死的情況嚴重,最好在12小時之內做緊急介入手術放入支架復通堵死的血管,如果離具備介入治療條件的醫院較遠,可以先在基層醫院溶栓(3小時內效果最好),再行支架手術。
其實心梗要命又花錢,所以,預防纔是最好的治療方法,心肌梗死發病突然,應及早發現,早治療,效果更好。
特別是有心臟類疾病的家庭或家裏有老人的,建議購買一個好朋友心電圖機,在家自查心電圖,及時發現潛在的心梗危險,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④
竇性心動過緩
正常人心率在60-100次/分鐘,每分鐘慢於60次的竇性心律被稱爲竇性心動過緩。
竇性心動過緩可發生在健康的成人,尤其是運動員、老年人和睡眠時,多在45-60次/分鐘以上,<45次/分鐘爲嚴重的竇性心動過緩,在器質性心臟病中,竇性心動過緩可見,需要引起重視。
竇性心動過緩的患者,輕者乏力、頭暈、心悸、記憶力差、反應遲鈍等,還可加重原有心臟病症狀,甚至引起心力衰竭或心絞痛。
解決辦法:
1)竇性心動過緩如心率不低於每分鐘50次,無症狀者,無器質性心臟病,一般無需治療。
2)如心率低於每分鐘50次,且出現症狀者可用提高心率藥物,穩定心率。
3)顯著竇性心動過緩伴竇性停搏且出現暈厥者,應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對於竇性心動過緩者,都應該找到病因,及時予以消除。
⑤
竇性心動過速
在成年人當由竇房結所控制的心律其頻率超過每分鐘100次時稱爲竇性心動過速。
竇性心動過速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動過速,其發生常與交感神經興奮及迷走神經張力降低有關。
除了劇烈運動、情緒激動、飲濃茶、咖啡、吸菸、飲酒等生理性因素,還可能是甲亢、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和其他器質性心臟病引起。
常見症狀爲心悸、出汗、頭昏、眼花、乏力,嚴重的可能會產生暈倒昏厥等症狀。
而且,長期的過速也會帶給患者許多副作用,比如出現高血壓,心肌缺血等症狀,危害患者的健康。
所以,對患者的生活影響很大,需要及時做出心理的調整或者使用藥物幫助心跳恢復正常。
解決辦法:
竇性心動的治療原則:消除誘因,治療原發病。
由生理或心外因素所導致的竇性心動過速,大多不需特殊治療,只需要改變相應的生活習慣就可以慢慢恢復。
如果是由心力衰竭、甲亢、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引起的竇性心動過速,我們就得治療原發病,必要時輔以對症治療。
以上就是好朋友心電圖機健康專家爲你帶來的幾種常見的需引起重視的心電圖診斷結果,更多心電圖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健康好朋友,每天給你提供實用的心臟健康知識。
文|可心 好朋友心電圖機健康專家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