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哪個危害更大?

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哪個危害更大?

早搏,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也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早搏分爲室性、房性、竇性和房室交接處性四種,而其中室性早搏最爲常見,房性早搏次之。

室性早搏發生在心室內,而房性早搏則發生在房室內。

那麼,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呢?

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哪個危害更大?

一、室性早搏的潛在危害

1、一般來說,室性早搏更容易引發非良性心律失常,但也並非所有的室性早搏都很嚴重。

普通人和心臟病患者都有誘發室性早搏的可能,其發病率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增加。

另外,心肌炎、缺血、缺氧、麻醉等情況下會影響心肌功能,從而誘發室性早搏。

在應用洋地黃、奎尼丁等藥物或是接觸刺激性飲料、精神緊張時也會誘發室性早搏。

2、急性心肌缺血發生後的前24小時內,患者誘發心室顫動的機率很高。

急性心肌梗塞誘發室性早搏是出現致命性心律失常的先兆,尤其是當出現頻發性室早,成對或連續出現的室早等情況時。

3、慢性心臟病變心肌梗塞或心肌病患者併發室性早搏,有較高的機率誘發猝死,尤其是當左室射血分數明顯減少時,猝死的危險性大大增加。

研究指出,當應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心肌梗塞後室早,誘發猝死、心血管致死的機率反而顯著增加,原因是這些對抗心律失常藥物本身就有誘發心律失常的作用。

因此,臨牀上應注意避免使用I類藥物治療心肌梗塞後室早。

β阻滯劑雖然對治療室性早搏的功效不顯著,但可大大降低心肌梗塞後誘發猝死的機率。

胺碘酮也可抑制室性早搏的發生率,但要注意可能發生扭轉型室性心動過速。

4、一般來說,偶發的室性早搏對血液循環無影響,尤其是發生多年而無其他體徵的室性早搏。

對頻發的室性早搏,如每分鐘5次以上,則可能是室性心動過速的前奏,尤其是出現在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缺氧等病症時,可降低心排血量,使重要器官供血減少,出現氣短、乏力、胸悶、心絞痛等症狀,並可發生室性心動過速,嚴重者可能危及生命。

二、房性早搏的潛在危害

1.房性早搏經心電圖監測,正常人60%都有可能發生,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均可發生房性早搏,並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出現的先兆。

2.不伴有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早搏如預後良好,同樣不需要特別處理,頻發的室性早搏可以由醫生酌情使用藥物對症治療。

但長時間頻發的室性早搏會引起心功能減退和心臟擴大,患者可以通過導管射頻消融治療,以減少或消除室性早搏,改善心功能的恢復。

三、總結

綜上所述,室性早搏更嚴重。由於正常的心臟波動是從新房開始到心室,心室收縮必須在心房的後面。心房收說將血液泵到心室,再到心室收縮將血液泵到動脈輸送至全身。

房性早搏只會讓你的心臟跳的頻率加快,只要不超過一定的限度是不會致命的。

反之,如果是室性早搏,心房中的血液還沒來得及進入心室,心室就已經收縮了,這時是沒有血液泵出動脈的,會造成缺血,嚴重的話,會引起猝死。

早搏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對此渾然不知,做好預防是關鍵。

無論是室性早搏還是房性早搏,二者都可能發生在正常人身上,這種情況建議平時應該定期做個全面的體檢,也可以備用一個家用心電圖機,隨時隨地檢測,發現各種心律失常和心臟異常,對疾病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健康好朋友,每天爲你提供最實用的心臟健康知識。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注:本文所用的部分圖片和字體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