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不齊要不要治療?看完這篇文就知道了

心律不齊要不要治療?看完這篇文就知道了

隨着家用心電圖機越來越普及,在家自測心電圖也變得更測血壓、血糖一樣容易。

在日常體檢中,心律不齊是一個較爲常見的現象,基本上大多數人都會遇到。

很多人可能會問,心律不齊是什麼病呢?心律不齊要不要治療呢?

跟着好朋友心電圖機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心律不齊吧!

心律不齊是指心跳或快或慢,超過了一般範圍。

一般心律不齊的常見症狀爲心悸、心跳緩慢、不規則心跳等,嚴重的會有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迷等症狀。

心律不齊由於其發生的年齡,時間,持續時間,併發症輕重程度的不同,建議出現該症狀後,及時到院排除,聽取醫生的建議。

我們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來看:

1.心跳的快慢

心臟跳動是隨着身體的需求來調整其跳動的速度和強度的,不是所有的心跳不正常,都需要治療的。

正常人的心臟在清醒安靜狀態下每分鐘收縮60~100次,低於60次就叫心動過緩,高於100次就叫心動過速。

但實際上當心率不低於每分鐘40次或不高於每分鐘140次時,心臟的排血量沒什麼重要的改變,因此,這樣的心律失常一般不是必須要治療的。

反之,心率低於每分鐘40次或高於每分鐘140次時,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持續時間較長的話,建議立即去醫院做相應檢查。

2.心律不齊的類型和病因

如果有心律不齊的常見症狀,需要先要通過心電圖明確心律不齊的類型。

如果爲單純的生理性竇性心律不齊,對人的健康是無明顯影響的。

最常見於青少年,多屬於生理反應,隨着年齡的增長,可以變得不明顯,一般無需特殊治療。

但是,也有竇性心律不齊與呼吸無關,稱爲非呼吸性竇性心律不齊,多是病理性表現,這樣的心律不齊需要及時治療。

3.心律不齊持續的時間

對於有些人,可能因爲一些原因導致最近幾天心跳的比較厲害,呼吸也是有點困難的患者來說,這種心律不齊多半不需要治療,可以視病情先觀察一段時間。

如果心律不齊來的急,且長時間恢復不過來,且發作頻繁高的話,建議及時就醫,緊急情況下,可直接撥打120急救。

4.是否有併發症

心律不齊屬於一種病症,若症狀嚴重的話,多伴有其他併發症。

比如,常見的頭暈、胸悶氣短、呼吸困難、四肢痠軟、臉上蒼白、冒虛汗,甚至抽搐、昏迷等。

一般有以上症狀時,則需要及時就醫,避免引起一些突發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

5.有無原發病

如果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器質性心臟病等疾病的患者,再次發生心律不齊時,情況緊急,必要時需要直接手術治療。

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使用好朋友家用心電圖機,在家隨時隨地自測心電圖,及時記錄異常心電圖情況,以便於醫生及時確診病情,並制定有效治療方案。

總結

竇性心律不齊是否需要治療,還得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不同情況需要不同對待。

當我們有心律不齊相關症狀時,一方面要積極配合醫生,另一方面還需養成良好的生活規律。

平時飲食要清淡,不要喫辛辣刺激的食物。不要過度勞累、不抽菸、不喝酒,保持充足睡眠和積極樂觀的心態。

更多心律不齊相關知識,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好朋友心臟健康,好朋友,你的知心朋友!

你可能感興趣:

體檢出心律不齊,天哪,這是要掛了的節奏嗎?

心律不齊的原因竟然是這些,來看看你有沒有!

心電圖報告單,遇到這些情況,再也不用瞎擔心了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