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嚴不嚴重?要不要治療?一文帶你看懂
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非常常見的一組疾病,它可以單發,也可以伴隨其他心血管疾病發作。
基本上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見不同程度,不同類別的心律失常。
那麼,不可避免的會遇到以下問題:
心律失常嚴不嚴重?
要不要治療?
今天,好朋友智能心電健康專家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判斷心律失常的嚴重程度:
1、注意伴隨症狀
如果是嚴重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伴有頭暈、胸悶、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以及抽搐、昏迷等。
相反,輕微的心律失常多不出現其它不適。
2、注意發作時間和頻率
如心律失常來得迅猛且發作時間持續較長或發作頻繁,一般爲每分鐘超過五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較重,應及早就醫。
相反,持續時間短或發作次數少,則多表示病情較輕。
3、注意發作呈陣發性或持續性
如果心律失常只發作一段時間,無論是反覆發作多少次,這段時間有多長,都是陣發的,例如陣發室上速、陣發房顫。
持續的則是發作時間連續不斷,沒有正常的時間段,長期以來一直髮作不斷則認爲是持續發作的心律失常,例如持續房顫。
上述兩種情況前者輕後者重。
4、注意是否有嚴重的原發病
如心律失常病人突然出現嚴重的憋氣、心前區劇痛、心悸、氣短、肢體不溫,應引起高度警覺。
如冠心病伴有心律失常患者,若出現暈厥,心前區劇痛,呼吸困難,不能平臥時,應懷疑合併急性心肌梗塞、心功能不全、休克的可能。
如病竇綜合徵病人發生暈厥,應懷疑發生阿—斯綜合徵的可能。
如心肌炎伴有心律失常的病人發生心悸、氣短、呼吸困難,應懷疑有心力衰竭的可能。
高血壓病伴有心律失常病人,出現噁心嘔吐,視物模糊,頭痛,抽搐等症狀時,應懷疑有高血壓危象及高血壓腦病的可能。
如心律失常發生在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病人身上,多表明病情較重,應引起足夠重視,儘快到醫院就診。
5、注意發作年齡
一般情況下,青壯年人的心律失常以功能性多見。
老年人的心律失常多見於器質性病變,通常表現爲心悸氣短、周身乏力、易疲勞、情緒不穩。
另外,老年人易發心肺部疾患,隨着病情發展,還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
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心絞痛時,也常伴發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竇性心動過速等。
反過來,心律失常又會加重上述疾病,使原發病的症狀更加明顯,從而忽視心律失常的存在。
老年人發生急性心律失常可使心臟的血排出量減少,血壓下降,加之老年人血管的舒縮功能減退,調節血壓的能力降低,還會出現頭暈、暈厥,甚至抽搐。所以,更應該引起重視。
如果算上竇性心律不齊等症狀,基本上每個人都會有或大或小,症狀不一的心律失常問題,而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不需要採取積極治療手段的。
比如短暫性的,偶爾發作的心律失常,甚至可能有些是持續存在了幾年,但是因爲對血流影響小,並未對心臟的結構和功能造成任何損傷,這些情況,對人體的危害比較小,所以一般都不需要採取治療。
當然,也並不是所有的“不治療”都是因爲沒有危害。
有一些可逆性的病變,醫生也不會採取過多的治療或者是心律失常已經是無法逆轉的了,那麼也無需再多做無謂的治療。
這並不是說放棄治療,醫生也會根據患者自身的情況,從其他方面入手,來減輕身體的損傷,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爲了自己的健康,必須謹遵醫囑。
一般症狀嚴重,發作頻繁,或伴隨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要特別注意,及時就醫治療。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整理,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更多心血管健康知識,請關注公衆號:好朋友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