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早搏的原因有哪些?
早搏,是指異位起搏點發出的過早衝動引起的心臟搏動,爲最常見的心律失常。
早搏屬於一種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心律失常,正常人可由於激動、飲酒、勞累、飽食等因素出現,也可發生在風心病、冠心病、心肌病以及甲亢等心內、心外病情基礎上。
其實,導致心臟早搏的情況很多都是和其他心臟類疾病一樣的。
精神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用藥的偏差、缺乏應有的運動、帶有基礎心臟疾病等,這些都是可以引發心臟早搏的。
下面,我們分別從器質性早搏和功能性早搏來分析早搏的原因有哪些。
一、臨牀上,功能性即生理性早搏甚爲常見
正常人在過度勞累、緊張、激動、焦慮不安時,或在大量吸菸、飲酒、喝咖啡、喝濃茶時均可發生早搏;也可在休息或臥牀失眠時發生;老年人可在便祕後發生。
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詳細瞭解一下,例如:精神壓力大,不良的生活習慣。因爲情緒高度緊張、心理壓力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誘因。試想一下,一個正常人每天面臨很大的精神壓力,並且生活習慣不合理,長期下去除了引發心臟早搏之類的疾病,也很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其他的傷害。
這種功能性早搏在誘發原因去除後即可消失,對發生者作全面深入的檢查,也無任何心臟病證據可見。
有些健康者出現幾個早搏後,思想上十分緊張與恐懼,這樣反而促使早搏增多,應當冷靜檢查發生早搏的原因後,問題就可迎刃而解了。
二、器質性即病理性早搏也不少見
器質性早搏一般常見於老人和孩子。
它是在種種器質性心臟病或其他病理情況下,如發熱、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溼活動、高血壓、低血鉀、嚴重缺氧或某些藥物中毒時發生的。
器質性早搏最常見的原因是高血壓,長期血壓升高,可以引起心室舒張能力下降,導致心房壓的升高,進而發生心房擴大,都可以導致房早發生。
在很多高血壓患者,心室尚未發現明顯肥厚和擴張之前,心房擴張即已發生。
可以說,這種早搏的出現是心肌缺血與損傷的一個重信號。
例如冠心病與心肌梗塞病人發生早搏常提示有嚴重心肌缺血;風心病人的早搏常提示心功能不全;高血壓性心肌病人的早搏常與心室肌肥大及勞損有關。
器質性早搏對健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的治療。
三、總結
引起早搏的因素多種多樣,我們平時要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一定不能夠經常熬夜,長時間的觀看電視節目或者長時間的上網玩遊戲等。
可以適當參加一些體育鍛煉,比如像散步、打太極拳都非常的不錯,從而增強自身的抵抗力。
隨着家用心電圖機的普及,可以在家隨時隨地自查心電圖,對早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更多心臟健康相關知識,請關注微信公衆號:健康好朋友,跟好朋友一起,呵護我們的心臟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