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猝死有預兆,定期檢查心電圖可發現

心臟猝死有預兆,定期檢查心電圖可發現

近年來,關於年輕人猝死的報道屢見不鮮。

也許你還不知道:我國每年猝死人數高達55萬人次,平均每一分鐘就有一人猝死。

其中,白領人羣由於工作壓力大,生活作息不規律,是心臟性猝死的高危人羣。

一個個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的悲劇真的令人難以接受!

一、好好的人爲什麼會發生猝死?

猝死是指由於各種心臟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由心律失常引起的猝死佔主要因素,如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心臟停搏及無脈性電活動等。

室性心律失常是臨牀上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不僅可能發生於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也有可能在無任何已知心臟疾病的健康人身上發生。

近年來年輕人心梗、心肌炎、高血壓的情況越來越多,而這些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元兇。

二、心臟猝死有預兆,定期檢查心電圖可發現

臨牀統計證實,心臟性猝死患者在發病前1-2周內,心電圖波形都會發生不同程度的改變,如急性嚴重ST段擡高、急性嚴重ST段壓低、異常高大T波或冠狀T波、異常QRS波形與QRS間期增寬等等。

如果能夠經常檢查心電圖,就能及時捕捉到這些異常,並及時採取干預措施,減少心源性猝死的發生,做到防患於未然。

心電圖檢查是用於心血管疾病診斷的基礎檢查項目,爲心血管疾病的診斷及治療提供了重要依據,可以分析和鑑別各種心律失常。

但是由於心臟病發作歷時短暫,常規心電圖檢查難以捕捉到疾病發作時的異常,給醫生進行及時的診斷造成了一定的難度。

動態心電圖雖然可連續記錄24小時心電信號,也大大增加了一過性及短暫性心律失常的檢出率,但患者也不可能每天跑去醫院做動態心電。

難道就真的只能放任心臟病發作而無動於衷嗎?

以好朋友心電圖機爲首的家用心電圖機的出現,很好的解決了這一難題,實現在家可隨時隨地自測心電圖,及時發現潛在心臟風險問題。

三、如何在家自查心臟風險?

對於疾病發作期和平穩期,可按以下方式進行日常心電監測工作:

發作期要注意堅持每天做常規心電圖,平時對比心電波形,跟蹤病情及療效,就診的時候提供給醫生參考。每週做一次或者不舒服的時候隨時做動態心電圖,遇到心臟病發作時進行不適標記。

平穩期還是要堅持常規心電圖和動態心電圖的檢查,可保留一份醫院心電圖作爲對照參考標準,自己檢查完心電圖後與之對比,及時發現異常或跟進治療效果。

好朋友心電圖機呼籲,實現居家自測,讓心臟病人足不出戶就能在家自查心電圖。

由於心血管疾病的突發性和一過性,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實時的心電監測就顯得尤爲重要。

好朋友心電圖機,作爲專用的家用心電圖機,已經服務了數十萬人,不僅可以做常規心電圖,還能做長達7天的動態心電圖,方便了我們及時掌握自己的心臟狀況,提高對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診斷與防治。

在這裏也特別提醒,白領羣體因工作壓力大,是心臟猝死的高發羣體。

因此,不管有無症狀,建議每半個月檢查一次心臟健康情況,及時發現發病徵兆,預防猝死突發。

平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不要頻繁地加班熬夜,保證充足睡眠,注意營養均衡,切勿暴飲暴食,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