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患者什麼時候運動好?可以做哪些運動,讓心臟更健康?

心臟病患者什麼時候運動好?可以做哪些運動,讓心臟更健康?

我們知道體育運動對於提高我們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來說,都是非常好的一種方式。

此外,運動還可以增加血液的流量,帶走血管中的發言物質,血糖、血壓、膽固醇也會跟着下降,使心臟變輕鬆,人也變得更年輕。

但是,運動的方式不對,有可能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比如心臟病人在運動的時候要選擇適合的時間和運動方式,纔有利於病情。

所以說心臟病病人不能盲目的進行體育運動,更不要在錯誤的時間內進行錯誤的鍛鍊,否則不但不會起到鍛鍊的效果,還會給患者的心臟,帶來嚴重的傷害。

研究表明,心臟病患者在一天內對身體負荷的反應有所不同,清晨的反應最差。

如果這時進行較重的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就容易出現危險。

因此,心臟病患者進行體育鍛煉最好避開心臟病發作的“清晨峯”,所以最適宜是下午或晚上爲佳。

在運動的過程當中也要密切關注自己的心臟感覺,如果出現了胸悶和胸痛等症狀時,一定要中止運動。

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運動,使心臟更健康呢?

其實,鍛鍊心臟最好的運動主要是有氧運動,我們可以做以下幾種運動。

1、散步

散步是一個沒有門檻的運動,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

由於運動強度比較小,不會給心臟過多的負擔,對於心臟病患者也同樣適合。

散步可以使心肌收縮力增強,外周血管擴張,還能使全身各系統更爲協調,還可以增強體質、平衡心態等。

2、太極

打太極不僅可以修身養性,對於高血壓、心臟病等病症都有很好的助療效果,般說來,體力較好的病人可以練老式太極拳,一些體力較差的心臟病患者可以打簡化的太極拳。

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可以分段練習,不需要連貫進行。

根據實際康復情況,後面再慢慢調整。

3. 深蹲

深蹲可以促進血液的迴流循環,對心臟的好處顯而易見。

深蹲的時候,腳尖向外張開30°左右,再進行深蹲,蹲下去的時候,彷彿就像屁股坐在椅子上,儘量做到大腿與地面平行,之後再慢慢的站直。

對於心臟不好的人,做深蹲的次數應量力而爲,一次蹲5~10下,一天多次。

4、慢跑

慢跑是一個相對舒緩的有氧運動,普遍接受程度高,也比較簡單易行。

對於心臟病患者的心臟功能鍛鍊可以起到積極作用,可以增強心臟及心血管系統功能,加速血液循環,防止肺組織彈性衰退,預防肌肉萎縮。

5、游泳

游泳可以使心臟體積與運動性增大、增強心肌收縮力,安靜狀態下心率能夠減慢,每搏輸出量增加,血管壁會增厚,彈性增大,提升心血管系統的效率。

心臟病較輕的患者,經醫生評估心肺功能適宜、體力較好,又會游泳的人,可以適當進行遊泳鍛鍊。

只是游泳對心臟負荷要求較高,所以一定要適量。

如果發現不舒服一定要及時上岸,水溫太涼最好不要下水。

總結:

具體運動方式和強度,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鍛鍊,不要自己盲目鍛鍊。

除此之外,心臟病患者日常應該多喫蔬菜和水果,低鹽低脂飲食,多喫易消費的食物,注意休息,不要太勞累,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定期複查心電圖、血壓、血糖等。

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整理,如果侵權,請聯繫刪除!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