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怕“運動”,教你如何安全、有效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帶給人生機、活力,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科學研究發現,運動本身可以促進內啡肽的分泌,使人的心情變好,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
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內科範建民主任醫師介紹: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由於心臟功能受損,對運動的耐受力大大降低,如冠心病患者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血管狹窄,一旦運動量增加,心臟的血管供血供不上,就會出現胸痛,導致無法繼續運動,因而常規的運動項目不再適合。
這不僅帶來較大的心理落差,而且不論是因此不再運動,還是勉強進行不合適的運動,都會對身體帶來不利的影響。
運動對於心血管有什麼好處?心血管疾病患者應該怎麼運動?
1、提高生活質量
國內外研究學者均發現,心臟康復運動可增加心臟病患者的冠脈側支循環,促進側支血管生長,即給心肌建立額外的能量運輸通道,提高心肌供氧能力,有效促進心臟功能水平的提高。
2、降低血脂血壓
運動可以顯著降低血脂含量(膽固醇、b-蛋白質、三酰甘油等)、改變血脂質量,有效地防治冠心病,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等動脈硬化的危險因素,預防因斑塊形成脫落而帶來的心血管危險事件的發生。
同時,運動還可以使安靜時脈搏徐緩和血壓降低,因此對於血壓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幫助。
3、促進新陳代謝
運動可以促使大量毛細血管開放,加快血液與組織液的交換,加快新陳代謝的水平,增強機體能量物質的供應和代謝物質的排出能力。
1、強度要適中
強度過大,會使肌肉中的疲勞物質(乳酸)釋放到血液中,增加心臟負荷,不僅降低了運動效果,而且導致容易受傷,是非常危險的。
適宜的運動強度是指在運動中沒有呼吸不暢,可以有少許的出汗,能和周圍的人進行正常語言交流的運動強度。
如果出現呼吸急促或是說話斷斷續續的情況,表明運動強度過大。
可以用好朋友心電圖機,設置運動模式,進行運動監控管理,還可以出運動報告,可以及時瞭解運動狀態。
2、時間要趁晚
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來說,清晨是心臟病發作的高峯期。
一天內,上午6-9時被視爲心臟病發作的高峯期,心絞痛和猝死多發於上午9時左右。
因此最好避開這個高峯期,安排在晚上或下午爲好。
從人體生理學的角度來看,不論是體力的發揮,還是身體的適應能力和敏感性,均以下午或黃昏時分爲佳。
此時全身肌肉關節的協調能力最強,尤其是心率、血壓都比較平穩,更適合參加運動鍛鍊。而在早上,不僅感官不敏感,運動協調能力也較差,心率、血壓的波動也比較大。
3、下肢優於上肢
心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應自下而上,即先從下肢運動開始,再過渡到上肢運動。
上肢運動血液迴流到心臟較容易,一旦運動過度,就容易導致大量血液迴流至心臟,增加心臟耗氧量,進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機率。
下肢運動則由於重力作用,腳部血液返回心臟的路程較長以及迴流過程中有腹壓的阻力,單次動作迴流至心臟的血液較上肢運動少。
4、全身優於局部
局部的肌肉活動時,如上肢或下肢的運動,活動部位的肌肉血管舒張,大部分不活動的肌肉血管收縮,容易引起血壓顯著升高,加重心臟負擔。
而原本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功能就弱,極易引起心肌嚴重缺血誘發心臟病。
全身運動時,血壓在運動開始後會有輕微升高,隨着全身肌肉血管舒張而恢復到正常水平。這種活動不但沒有加重心臟負擔,而且達到了鍛鍊的目的。
1、步行
自由步行或在活動平板上步行,速度以80~100 米/分鐘爲宜,目標距離可逐漸增至 2000~3000 米。
還可做走、跑交替運動,步行 1 分鐘與慢跑半分鐘交替進行20次,總時間30分鐘,走路速度以50米/分鐘爲宜,跑步速度應控制在100 米/分鐘以內。
出院後或體質較好的心血管疾病患者,除上述運動外,還可進行以下項目:
●下蹲起立。扶牆(或其他物體)下蹲,然後起立,每組10次,共3組。
●仰臥收腿。取仰臥位,雙手放在體側,屈膝向胸腹部收腿、伸腿,每組10次,共3組。
運動小tips:
①控制心率:運動適應心率=180-年齡(歲)以內;60歲以上或體質較弱的中老年人,運動適應心率=170-年齡(歲)以內。
②控制時間:每次運動應持續30~60分鐘,其中包括10~15分鐘的熱身活動,以及5~10分鐘的整理活動(主要以慢走爲主),真正的鍛鍊時間爲20~30分鐘,至少要達到15分鐘,每週運動3~4次。
③醫生指導:運動應在醫生指導下開展,特別是急性期病情較重者,以免出現意外;一旦運動過程中出現不適,要立即停止,必要時馬上就醫。
④循序漸進:運動量從低強度開始,效果一般至少需要 6 周才能顯現,一旦停止,效果會逐漸消失;1~2個月後,要到醫院複查,並重新評定鍛鍊效果,以便醫生及時對運動處方進行改進。
2、太極拳
對於非急性期、病情穩定的患者,太極拳是一種非常好的鍛鍊方式。
太極拳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降血壓、可以降低40%的心血管風險,是非常理想的心血管疾病康復運動。但太極拳招式多,對於中老年朋友來說全部學習較爲不易,因此我們挑選了以下幾招給心血管患者朋友:
●金雞獨立:兩眼微閉,兩手自然放在身體兩側,任意擡起一隻腳,試試能站立多久,累了可以換另一條腿。建議中老年人練習時旁邊有可以扶的物體,避免練習過程中摔倒。
●左右野馬分鬃:先將手臂彎成抱着一個球的姿勢,然後左右手進行交叉伸到外側,做完兩個動作以後,在進行反向重複。
●白鶴亮翅:白鶴亮翅是接着左右野馬分鬃來練習的。右手仍舊抱球,然後兩手交叉,最後雙手交叉互相推出即可。建議每天堅持練習,幫助心血管疾病的康復。(來源:湖南中醫附一心血管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