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犯困,晚上失眠,老年人該如何睡個好覺?

白天犯困,晚上失眠,老年人該如何睡個好覺?

根據中國睡眠研究會抽樣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已達38.2%,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27%,其中老年人失眠發生率更是高達60%。

由於人口基數龐大,我國失眠者數量已居全球第一。

長期的失眠不僅會讓人機體免疫力下降、易衰老、記憶力減退、情緒失控、疲勞乏力等,還可導致老年癡呆症、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甚至心臟病等,危害極大。

因此,我們應該瞭解引起失眠的常見原因以及如何可以睡得更好。

一、影響老年人失眠的因素

一般是由以下幾個原因造成的:

1、心理因素

與年輕人相比,老年人更加容易出現思慮過多的情況,他們大多被迫退休,與社會職場隔離,容易覺寂寞和孤獨。

隨着年齡的增長,老年人容易產生悲觀和傷感等負面情緒,這些都會影響他們的睡眠質量。

2、生理因素

老年人並非睡眠需要減少,而是睡眠能力減退,容易出現入睡困難、多夢、易醒和早醒等現象。

隨着年齡的增長,松果體分泌減少,下丘腦視交叉上核中的褪黑素分泌減少、心內神經元血管加壓素的表達降低,對睡眠的調節能力減弱,入睡時間延長,深睡時間減少,失眠發生率高。

3、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所致的失眠,睡眠呼吸暫停綜合症是表現爲睡眠過程中,重複的出現呼吸暫停,每次大於等於10s,結果導致多次的低氧血癥發生。

臨牀表現有夜間睡眠打鼾伴呼吸暫停和白天嗜睡等症狀。

4、身體疾病

隨着年紀的增長,各種各樣的疾病也會找上門來,很多疾病都可能引起失眠。

尤其是高血壓、腦梗塞、腦卒中、阿爾茨海默病等方面的疾病,會影響到大腦血液的供氧,大腦血液供應不足就會讓老年人失眠。

老年人要定期的去醫院體檢,及時發現潛在風險,防患於未然。

5、環境因素

居住環境清淨的人不容易失眠,環境吵雜失眠的比率增加,尤其是老年人對外界噪音更加敏感。

另外,氣候變化、 睡眠場所的變更、牀的舒適度、室內光度、溫度和溼度的不適等均可導致失眠。

對於老年人來說,營造一個好的睡眠環境,能夠幫助他們解決失眠問題,讓他們的睡眠質量變得更高。

1、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保證睡眠環境的適宜是儘快進入睡眠狀態,擺脫中老年失眠症的重要因素之一。

臥室內最佳溫度爲:冬天18至22℃,夏天23至28℃攝氏度,臥室牆壁的顏色以淡色爲主。

臥室要保持適宜的亮度、空氣要保持流通清新,臥室窗簾選用厚實的面料可以避開隔音,用柔軟舒適的牀。

必要時戴上眼罩,如果你配偶的生活安排習慣與你完全不同,眼罩就會起到相應的防護作用。

2、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建議老人早睡早起,有失眠情況的應該減少午睡的時長,控制在半個小時左右,以保證晚上的睡眠質量。

白天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鍛鍊,比如晨跑、散步、打太極拳等休閒運動。

睡前要避免聽覺、視覺的刺激,不要看書、看報。

睡前聽聽輕音樂,特別是那種帶有自然界中聲響的音樂,如林海的風聲、波濤平靜有規律的波動聲,可以讓人迅速入眠。

3、注意防治打鼾

打鼾的老人可以加強鍛鍊並進行適當的減肥,宜採用側臥位。

對於一個健康人來說,睡眠的最好體位應該是右側位或正平臥位,這樣既不會壓迫心臟,又利於四肢機體的放鬆休息。

但對於病人來說,睡眠的最佳體位則視病人的病情和疾病類型而定。

若常在白天出現犯困,晚上出現呼吸暫停的情況,應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的睡眠評測,也可以用好朋友心電圖機在家自測睡眠質量情況,生成睡眠質量報告,可拿給醫生作參考。

4、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

對經常容易發生失眠的老人,應該在飲食上儘量的保持清淡滋補。

同時最好是不要抽菸、喝酒,睡前不喝濃茶或咖啡。

最好在睡前喝一杯熱牛奶或者喫一點餅乾和水果,都有利於入睡。

晚餐儘量喫一些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喫得太飽或空腹睡覺,這兩種情況都會影響人的睡眠。

5、保持好心態

老年人更要注意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凡事看開一點,不要想太多,兒孫自有兒孫福。

可以多鍛鍊,約約朋友一起多出去走走看看,報些旅行團,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體驗一下各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遇到喜歡的地方,住上一兩個月也可以。

還可以培養一下自己的興趣愛好,打打太極,下下棋,釣釣魚,看看書等。

年輕人也要多照顧家裏老人,平時多問候一下,有空多陪陪他們,和他們說說話。

6、定期複查

隨着年齡越來越大,老年人身體各方面抵抗力也越來越差,容易被各種疾病侵襲。

老年人更應該定期檢查,一年至少2次體檢。

日常可以多檢測下血壓、血糖、血脂等,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及時治療。

可以在家備用一個好朋友心電圖機,隨時隨地自測心電圖,24小時動態心電圖、睡眠質量等,防患於未然。

本文首發於公衆號:好朋友在線,如有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