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能治療心律不齊?我書讀的少,你可別騙我!
前段時間,有位好朋友心電圖機的用戶來諮詢,說他心臟不好,但是除了心律不齊之外,一直沒查出來是什麼問題。
去醫院大小各項檢查,都做過了,就是查不出來原因。
買了一臺我們的8導聯心電圖機,在家天天測,也是除了偶然發生心律不齊之外,沒有任何其他問題。
按理說,沒檢查出來問題,我們要恭喜這位用戶。
但是,用戶卻非常苦惱。因爲,他真的很不舒服。
用他的原話說就是:走兩步就覺得累的慌,連散步對他來說,都是不小的負擔。
接到他的諮詢,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位用戶應該去做心臟康復運動。
用戶聽了很不高興:你別騙我,我連散步都覺得不舒服,你居然讓我去運動?!
①
心律不齊,應該靜養,還是運動?
我還記得去年的12月份,有位心臟疾病患者找到我們說,他剛剛在醫院做了運動平板試驗。結果顯示,他有隱匿性的冠心病。
因此,他請我們推薦一款合適的心電圖機給他,他要在家裏監測。
由此可知,運動,能夠促使心臟發生異常。那我爲什麼還要向用戶推薦心臟康復呢?
著名的心血管專家胡大一,幾十年來身體力行,日行一萬步。
他說:運動是天然的良藥,如果運用得當,有助於減少藥物用量,增加心肺功能和儲備,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一步改善心臟/血管壁的功能和擁有健康人生。
現在,各大醫院都增加了“心臟康復中心”,通過心臟康復五大處方:藥物處方、運動處方、心理處方、營養處方、戒菸處方,來爲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服務。
這當中的運動處方,不用多說,就是通過合理運動,來幫助心臟病人早日康復。
②
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
運動有益健康,運動是天然的良藥,對心血管疾病患者來說也不例外。
大量的研究證實運動治療心血管疾病可以明顯降低死亡率、減輕症狀、改善生活質量。
實踐證明運動治療心血管疾病既安全有效,而且價廉。
這種效果和益處是單靠使用藥物治療所不能達到的。
正確掌握了心臟康復治療的科學運動方法,會使患者終身受益。
常見的運動方式有有氧運動、阻抗運動、柔韌性訓練、平衡訓練。
a)有氧運動主要是增加心臟的容量負荷,改善心臟功能。
有氧運動方式有:走步、跑步、騎車、游泳,固定踏車、平板等。
建議強度爲最大運動強度的50%~80%,每次運動時間爲20~40 min,運動頻率3~5次/周,鼓勵每天進行。
b)阻抗運動,主要增加心臟的壓力負荷,從而增加心內膜下血流灌注,增加心肌氧供。
常用的阻抗運動方法有:俯臥撐、啞鈴或槓鈴、運動器械以及彈力帶。
c)柔韌性訓練的主要作用是拉伸肌肉和韌帶,可以緩解情緒、增加關節活動度、預防腰背痛發生。
建議強度爲有拉伸感覺而無明顯疼痛,每次持續時間15-30秒左右,總時間10分鐘左右,鼓勵每天進行。
d)平衡性訓練可以提高平衡能力,有效提高日常活動能力,減少跌倒風險。
常用訓練方法有徒手、平衡墊、器械等,根據由易到難原則,個體化進行。
③
運動有益健康,我能馬上就跑步嗎?
2018年10月12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青年教師趙豔雲在華中科技大學聽課時突然心臟驟停,經搶救無效去世。
他是才華橫溢的人,在學識上取得的成就,遠遠超過普通人:
西班牙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統計學博士、西班牙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碩士、北京工商大學金融學士。
他同時還是運動健將,長跑高手和馬拉松愛好者。
這樣才華橫溢、身體強健的人,都在心臟疾病面前打了敗仗,更何況我們本來就心臟不好的人呢!
所以,心臟不好的人,要運動,必須由醫生進行心肺功能檢測,再針對性的出具運動處方,平時根據處方要求進行鍛鍊,纔是科學合理的運動方式。
—寫在最後—
不小心患上了心血管疾病,沒有什麼可擔憂的。
絕大部分心血管疾病,都是可防可治的,戰勝心理負擔,從心理上忽視、從保養上重視,積極鍛鍊、謹遵醫囑按時服藥,戒菸戒酒,合理生活方式,活到九十九完全不用愁。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健康好朋友,每天爲你提供最實用的心臟健康知識。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你可能感興趣:
體檢出心律不齊,天哪,這是要掛了的節奏嗎?
心律不齊要不要治療?看完這篇文就知道了
心律不齊的原因竟然是這些,來看看你有沒有!
正常心電圖是什麼樣的?我的心電圖正常嗎?
輕鬆看懂體檢心電圖,再也不用擔心被嚇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