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不自醫,我和室早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醫者不自醫,我和室早之間不得不說的故事

自古就有“醫者不自醫”的說法,對此,不知道您的看法是什麼?

鄭重聲明一下,我不是醫生。然而,我在醫療健康領域,工作了接近二十年了!

關於如何養生、如何避免生病、如何調整壓力、如何健康生活……

可以說除了沒有處方權,我基本上跟醫生也沒什麼差別。

第一次在心電圖上看到自己室早的圖形時,我微微的有點心慌。

大半年的時光一晃就過去,這中間的經歷一言難盡。

我每天抽出時間跟全國各地的心臟疾病患者交流,爲大家解答心臟疾病的疑惑,幫助大家確認心電圖……

然而,他們都不知道,遠在網絡那頭的我,此時正承受着心臟“咚、咚、咚”的重擊。

不用看心電圖我都知道,這是室早頻發的症狀。

然而,儘管抽屜裏放着單導聯動態心電圖機、8導聯心電圖機,但是我不敢使用。

因爲,我怕!怕確診患上室早!

“諱疾忌醫”這個典故,我切身體會到了。

咚咚咚的心跳,彷彿心臟裝有揚聲器

好朋友心臟健康交流羣裏有一位女孩子,是典型的對待室早過於緊張的類型。

她的動態心電圖報告,每次室早都沒有超過三位數!

然而,每次她都會極其緊張的核對動態心電圖報告,覈對靜態心電圖回放,一旦發現不對勁就要馬上刨根究底的找原因。

我告訴她不用這麼緊張,這個次數,完全就是健康人。

然而,她說,心臟突然咚咚咚的跳幾下,太嚇人了,不緊張都不行。

是的,這就是室早最讓人煩惱的地方。

大部分室早,人都會有感覺,這種感覺彷彿在心臟裝了揚聲器。

你能明顯感覺到心臟“咚咚咚”的重擊聲。注意,這裏說的是感覺,而不是聽覺。

我就是這樣:

每天晚上睡覺前心臟咚咚咚的彷彿要跳出來;

正在工作時,心臟突然咚咚咚的讓人心驚;

跑步的時候,心臟突然咚咚咚的好像要破裂;

所以,面對室早的困擾,我們一定要克服恐懼心理。

我的室早處方,專家開的!

先說說我的就診經歷:

去醫院前,我把我的好朋友動態心電圖報告打印出來了。

心裏已經做好了到醫院,根據醫生要求使用醫院的設備再做1次動態心電圖報告的準備。

在這裏,必須給好朋友心電圖機代個言。

專家把報告接過去看了看,很認真的問我,這報告在哪裏做的?

我回答:用好朋友心電圖機做的。

醫生點點頭:不錯,波形很清晰。

然後,就開藥了!意外之喜啊~

我不在乎再次檢查的200塊錢,在乎的是排隊等設備的難捱!

再說說重點,處方!

醫生說,1300多次室早,可以不用處理的。

平時,不要喝茶、喝酒、喝咖啡,要確保睡眠質量。

我說,醫生我心臟咚咚咚的難受,還是給開點藥吧。

醫生想了想說,好吧,給你開一盒倍他樂克,每天1次,每次半片,喫早餐前服用;開一盒鹽酸曲美他嗪緩釋片,每天2次,每次1片。

半個月的量,喫完以後,就不用吃了。

以上,就是我此次就診的經歷。室早與我相同,或者更少的朋友們,你們心裏有數了嗎?

室早也分好壞,加強自查很重要

室性早搏,也可以根據圖形,分成功能性室早和病理性室早。

功能性室早一般不惹麻煩;而病理性室早,則會對人體有不好的影響,甚至能引起心臟結構和功能的異常,或者預示着心臟存在基礎病變。

因此,建議家中常備好朋友心電圖機,堅持日常自查,非常重要。

——寫在最後——

室早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大問題。

不小心患上室早,一定要克服恐懼心理,不要緊張害怕。

同時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睡眠情況怎麼樣?壓力大不大?情緒長期緊張焦慮嗎?動不動就容易發脾氣嗎?有沒有喝茶、咖啡和酒的習慣?多久沒有鍛鍊啦?

注意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就可以與室早和平共處,直至與它說:快走,不送,永不再見!

文丨關心 好朋友心電圖機健康專家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好朋友心臟健康,每天爲你提供最實用的心臟健康知識。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你可能感興趣:

心臟早搏怎麼辦?有什麼危害?

心臟早搏要不要治療?如何擁有好心率?

心臟早搏2000次,醫生說讓我放鬆心情!

早搏是否會影響到壽命?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