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血壓還有這些講究?!【高血壓系列之九】

量血壓還有這些講究?!【高血壓系列之九】

上期的高血壓科普時間我們和大家介紹了有關低血壓的小知識,低血壓是指收縮壓低於90mmHg,舒張壓低於60mmHg的血壓。一般來講,低血壓的病人會有久坐、久蹲突然起立時感到眼前發黑、頭暈目眩、乏力的症狀,長期低血壓對於機體有很大的損害,一定要在早期重視起來,改善生活方式,加強營養補充,適當運動,如果控制不好應立即去醫院就診,避免更大的危害。

既然血壓過高和過低都是有害的,那麼測量出準確的血壓值就至關重要,這期我們將向您講述正確的測量血壓的方式,教您正確自測血壓。

在介紹正確測量方法前,首先我們要告訴您哪種情況不宜測量血壓:

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受機體生物鐘控制,血壓在24小時內也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

一般人起牀清醒後到上午10點會出現血壓的上升,上升到一定高峯後下午逐漸下降,傍晚時分(17-18點左右)血壓再次升高,之後夜間血壓逐漸降低至低谷。

而測量血壓我們一般選取每日最高血壓時測量,也就是上午7-9點晨起時每個時段測量兩次,兩次間隔1分鐘,並取兩次血壓的平均值。

晚上17-18點黃昏時,測血壓之前您至少要休息5分鐘,避免情緒、活動對血壓造成影響。每個時段測量兩次,兩次間隔1分鐘,並取兩次血壓的平均值。

另外,對於已經確診高血壓的患者朋友,我們測量血壓主要是爲了監測您服藥後血壓的控制情況,所以我們建議您在每日服藥後再測量血壓並記錄下來,這樣下次您再來就診時醫生就可以根據您每天的血壓變化情況進一步調整藥物,選用最適合您的藥物劑量。

如果您以前沒有高血壓的情況,只是爲了監測血壓,瞭解自己的血壓情況,那麼我們建議您在每天清晨(7-9點間)和傍晚(17-18點間)同一時間定時測量,連續測7天,排除第1天的數值,用後6天的血壓值算平均值,這就是您平均的血壓情況,如果最終數值高於140/90mmHg,那麼您就需要去醫院就診,請醫生幫您決定是否開始藥物降壓。

有些人習慣坐着測血壓,有些人認爲躺着測血壓更準確,那種說法對呢?其實,臥姿和坐姿都可以測量血壓,只不過每種姿勢都應該掌握正確的方法。無論哪種測量姿勢您都應該露出上臂,如果衣服比較單薄,也可以不脫衣服直接測量。臂帶綁在肘關節上2—3釐米處,不宜綁得太緊,鬆緊度保證臂帶與手臂中間能放入一個手指。

在坐姿測量時,前臂應該平放於桌子上,臂帶應該和心臟處於同一高度,測量過程中手掌向上自然張開,手臂不隨意晃動。

臥姿測量時,自然平躺在牀上,此時前臀正好位於平行心臟的位置上,同樣放鬆身體,手臂不隨意晃動。

如果使用電子血壓計,只要在準備好之後按一下“開始”鍵就可以了,但也有些朋友在家中也是使用水銀的立式血壓計,或者半自動的血壓計,那就需要聽診器來幫忙。

很多人測血壓的時候吧聽診器頭端(醫學上叫胸件)放到袖帶裏面,實際上這是一個錯誤的動作。頭端放在聽診器裏面也會對血管產生壓力,袖帶也會對聽診器胸件產生壓力,測量出的血壓是不準確的。

按標準應該放在肘關節上一寸偏內側肱動脈搏動處、袖帶下方,不是塞裏面,應該用另一手輕扶,這樣做是防止袖帶氣壓作用於胸件而出現測量誤差。

聽診器是你怎麼告訴你血壓是多少呢?在醫生聽肘窩之前,他會快速用氣球向袖帶內充氣加壓,直到袖帶內的壓力明顯高於心縮壓力。此時壓力計擠壓手臂血管,以至於任何血液都不能流過。

這時當醫生將聽診器放到肘窩處,開始的時候其實什麼都聽不見。當袖帶內壓力使脈搏搏動消失並再升高30mmHg,醫生通過氣球向外放氣,慢慢減小袖帶內的壓力,直到袖帶內的壓力等於心縮壓。

當袖帶內的壓力低於心縮壓但高於舒張壓時,心臟每收縮一次,聽診器內便可聽到一次聲音,您聽到的第一聲心跳的血壓就是收縮壓(高壓)。當袖帶壓力降低到等於或低於舒張壓時,血流復又暢通,聽診器內的搏動聲停止,聽診器內聲音消失時候的血壓就是舒張壓(低壓)。要注意,如果心率較慢,放氣速率也應該較慢,獲取舒張壓讀數後快速放氣至零。

通過今天的講述,您明白了嗎?測量血壓要在充分休息,平靜狀態下測量,您可以在每天清晨(7-9)固定一個時間段準時測量,如果您已經患有高血壓,您應該在服藥後測血壓,保證血壓能反映出降壓藥的控制水平。

對於測量血壓的姿勢,臥姿和坐姿均可,但您一定要保證臂帶固定位置準確,測量手臂與心臟保持平行,測量2次取平均血壓。那您不禁要問,測血壓是測左右還是右手比較好呢?下期我們將帶來《測量血壓,左手還是右手?》,爲您回答測量血壓的小疑惑。

最後,歡迎大家關注我的公衆號,裏面有n多幹貨,PPT,電子書,和我的微信號,有問題請私信我哈,有問必答。

轉載請聯繫公衆號。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