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出心律不齊,天哪,這是要掛了的節奏嗎?

體檢出心律不齊,天哪,這是要掛了的節奏嗎?

高高興興參加公司組織的體檢,沒想到,身體倍棒,喫嘛嘛香的我,居然檢出了心律不齊!

蒼天吶,像我這樣,一心爲公、努力上進,路邊撿到一分錢,都想着要交給警察叔叔的好青年,怎麼可能會心臟出現問題?

懷着緊張、恐懼、害怕、迷茫、無助等各種複雜情緒的我,在經歷了複雜的掛號、就診、繳費等流程以後,終於迎來了覲見醫生的那一刻。

醫生瞅了一眼說道:啥事也沒有,回家多休息就可以了。

Excuse me?你確定沒有問題?

既然沒問題,爲什麼心電圖報告上會出現心律不齊?

該不會是忽悠我的吧?

好啦,請不要疑神疑鬼的啦,現在聽聽好朋友心電圖機專家怎麼說。

心律失常,一般可以分爲衝動形成異常和衝動傳導異常。

這句話的意思呢,就是說,有可能是負責發出心臟起跳信號的部位,出現了問題;

當然,也有可能是負責傳遞心臟起跳信號的部位,出現了問題。

再細分到具體疾病的話,心律失常通常包括以下疾病:

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律不齊、竇性停搏、陣發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生理性干擾及房室分離、房室間傳導途徑異常、竇房傳導阻滯等數十種類型。

因此,體檢檢出心律不齊,是心律失常的一種常見表現。

疾病分輕重,心律失常也一樣。

如果是輕度的心律失常,我們一般情況下是感覺不到異常的。

但是有些比較敏感的人,會有心慌、胸悶等不舒服的感覺。

對於比較嚴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就會感覺到明顯的“心悸、胸悶、頭暈、低血壓、暈倒”。

當然,極端情況下,就是猝死!

所以,體檢出心律不齊,我們雖然從戰略上可以忽視它,但是在戰術上還是應該重視它的。

爲什麼醫生說我的心律不齊沒事呢?

因爲,不是所有的心律不齊都是疾病啊!

有些心律不齊確實是病理性的,然而大部分情況下,是生理性症狀,即正常生理代謝所致。

這主要指的是,年輕人、身體健康人羣、心臟神經官能症人羣等。

所以,心律不齊十分常見!拿到體檢報告的你,無需驚慌。

可以說,在我們漫長的一生中,誰都避免不了會出現那麼N次的。

雖然可能性比較小,但是也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怎麼判斷呢?很簡單。

如果自己感覺到明顯的心慌、胸悶、喘不上氣等症狀,並且此種情況經常發作,再自我判斷一下,最近面對的工作壓力、情緒壓力、生活習慣等,是否出現了嚴重不正常?

如果有,應及時就醫。畢竟,一個健康人連續高強度加班,或者通宵多天打遊戲,都是有可能引發猝死的。

這樣的案例,我就不多說了,新聞上一搜一大把,距離我們很近……

用好朋友心電圖機,在家自查心臟風險,簡單方便可靠!

根據WHO發佈的《臨牀心血管指南》明確要求,心律失常的診斷需要發作時的心電圖記錄提供重要依據。

醫生一般可根據發作時的心電圖特點判斷心律失常的性質。

針對有些間斷髮作的患者,很難用心電圖記錄到其發作的過程,則需要持續記錄24小時或更長時間的心電圖變化。

因此,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在家裏備一臺家用心電圖機,心臟不舒服的時候,可以隨時自查心電圖,記錄心臟活動情況。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衆號:健康好朋友,每天爲你提供最實用的心臟健康知識。

原創不易,如需轉載,請註明來源出處!

你可能感興趣:

心律不齊要不要治療?看完這篇文就知道了

心律不齊的原因竟然是這些,來看看你有沒有!

運動能治療心律不齊?我書讀的少,你可別騙我!

心電圖查出這些“病”,並沒有你想象得那麼可怕!

最全心電圖各波段改變及對應疾病,值得收藏!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