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拉肚子、乳房脹痛!“經前症候羣”的症狀及調理方法
身爲女孩子,一輩子或多或少都會“月經”所煩擾。而小編常常聽人說,以中醫方式調理身體是相對比較溫和、健康的。好幸運臉紅紅有專業醫師爾何萃華駐站!這周,醫師就要和大家解釋何謂“經前症候羣”、妳可能會有的身體狀況,以及調適的方法。
許多女生都有各式各樣的月經困擾,如月經前頭痛、腰痠、乳房脹痛、長青春痘、拉肚子等,症狀花樣越來越多,時間還越拖越長,其實這些症狀都屬於典型的“經前症候羣”。
經前症候羣,簡稱 PMS(premenstrual syndrome),通常在月經前一週左右發生,且隨着月經來潮兩三天就逐漸消失的症狀。在生理方面會有:頭暈、頭痛、燥熱、水腫、乳房脹痛、青春痘、皮脂腺分泌旺盛、腸胃不適、肌肉痠痛、失眠、疲倦等表現。在心理方面常見:沮喪、易怒、焦慮、易哭、緊張、沒自信等情緒反應。
中醫古籍當中也有針對“經前煩躁”、“經前發熱”、“經行乳脹”等症狀做論述,基本上經前症候羣還是因爲氣血失衡、臟腑功能失常導致不同的症狀表現。
中醫理論認爲肝“主疏泄”、“主藏血”,許芳瑜醫師分析,肝氣負責指揮氣的升降出入,同時調節了血的分佈。經前血液下行到子宮,肝血相對不足,使本來主氣機調節的肝疏泄太過,“肝氣上逆”導致頭痛、胸脹、躁熱、情緒不穩等症狀,若“肝木克脾”就會影響腸胃功能,容易脹氣、想吐、排便不暢。而平時體質偏寒或脾氣、腎氣虛弱的人此時會特別疲倦,下肢水腫較嚴重。
爲了讓大家更清楚,常見幾種經前症候羣狀況一一分析如下:
月經易受壓力影響提前或延後,色暗紅有小血塊。容易胸悶、脹氣,經前乳房脹痛,煩躁易怒,小腹悶脹。建議平時可多做腹式呼吸、伸展運動、瑜珈,多喫深綠色蔬菜。
推薦補養飲品:玫瑰花茶疏肝解鬱
月經週期較短,血液無法上達頭部,經前頭暈或頭痛、目酸澀、失眠、腰痠。要提醒這型的朋友避免激烈運動,飲食着重優良蛋白質和新鮮蔬果。
推薦補養飲品:黑木耳飲養血潤燥(月經期間不適合飲用)
月經週期較長,經量偏少。經前下肢腫脹、痠痛,行經期下腹寒痛,易腹瀉,四肢無力,腰膝痠軟。我常叮嚀這型的朋友忌生冷冰飲,避免不易消化的食物,飲食可加入黑芝麻、核桃。
推薦補養飲品:四神湯強化脾胃功能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身體狀況各有差異,如果大家有經期的困擾和問題,並且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建議還是要由專業醫師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和調理建議。但無論如何,均衡的飲食是改善經前症候羣的最佳解藥,多攝取全穀類、新鮮蔬果、適度烹調的蛋豆魚肉類,避免高糖、高鹽、過度精緻的食物,這些食物通常就是女生經前最想喫,另外酒精和過量咖啡因也會讓你身體感覺更糟。
晚上十一點前入睡能讓臟腑經絡得到更好的修復,規律運動可同時達到疏肝解鬱和增加氣血循環的效果,讓好朋友乖乖,女生的心情、氣色都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