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調理慢性胃腸炎的最佳拍檔,效果很棒!

“它們”是調理慢性胃腸炎的最佳拍檔,效果很棒!

生病了要吃藥,這是3歲小孩都知道的道理,面對慢性胃炎的困擾,大家通常都會選擇就醫服藥。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同樣是胃疼、胃脹氣、腹瀉等問題,如果按照通常的藥物來調理,效果並沒有那麼得明顯;由此可見,調養慢性胃腸炎不是那麼的簡單。

正所謂:“對症下藥”,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其實我們的身體本身就是一個與生俱來的“大藥房”,身體病症所需的藥物身體都可以對應產生;那些佈滿身體的經穴就是自帶的“藥材”。對於慢性胃腸炎來講,身體的“上巨虛”和“下巨虛”就是調理慢性腸胃炎的最佳拍檔,大家可以靈活運用它們來治療慢性胃腸炎的問題,效果很不錯。

上巨虛和下巨虛都有哪些功效呢?

上巨虛的主要功效就是排泄,它爲大腸經的下合穴;所謂合穴,就是經脈之氣在四肢末端如水流合入大海一樣在此匯合,最爲盛大。那麼,作爲大腸經的下合穴“上巨虛”,可以使大腸的氣血變得充足,起到緩解與治療消化不良、腹痛脹滿、腸鳴泄瀉、胃炎等病症。

下巨虛與上巨虛功用略有不同,因爲它是小腸經的下合穴,因此它是促進小腸吸收的“良藥”,可以用來調理營養吸收不好、腸炎、小腹疼痛等小腸方面的問題。

上巨虛和下巨虛在身體的哪個位置呢?

它們的位置很好找,在“足三裏”垂直向下的4橫指的地方就是上巨虛,而沿着上巨虛在垂直向下四個橫指的位置就是下巨虛。

那麼,我們如何對它們進行操作才能治療身體疾病呢?

1、艾灸上巨虛

取穴:取正坐等舒適姿勢。

操作方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上巨虛,在距離皮膚2-3釐米的地方燻烤,以感覺到皮膚溫熱但並不灼痛爲好,如此保持10-20分鐘或者以局部皮膚產生紅暈爲度。

用法及功效:每週1-3次,可治療腹痛脹滿、腸鳴、胃炎等疾病。

2、按揉下巨虛

取穴:取正坐等舒適姿勢。

拍打方法:用雙手拇指或食指與中指的指腹,分別或者依次放在雙腿的下巨虛上,以適當的力度按揉3-5分鐘即可,以局部產生酸脹感爲度。

用法:每天1-3次。

重要提示:大家在選擇上巨虛或者下巨虛時,要根據自己的病症情況來,也可以兩穴同時使用;比如,當大便不通時,單獨使用上巨虛效果不理想,那就連同下巨虛一起使用,無論是艾灸還是按摩,效果都不錯;當然,如果想更好的治療慢性胃腸炎,不妨上巨虛、下巨虛,連同足三裏一起進行按摩。

慢性胃腸炎是一個很頑固的病症,上面所述的只是調理慢性胃炎的一些比較實用的方法,並不是說按照上述方法操作了就一定會如何,還需要你注意平時的飲食,調整好自己的心情,保證睡眠質量,如此立體的細心調養,相信慢性胃腸炎會很快好起來,加油!

幸運二師兄:胃鬱心空,胃炎真的痛苦不堪,我該何去何從?

調理慢性胃炎的“5條生活實操”,照做執行你的胃炎會大幅好轉!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