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調養貴在堅持,做到“這5點”讓你很快好轉
慢性胃炎早期沒有特異性症狀,但是如果不採取有效措施養胃,不進行藥物干預的話,久而久之慢性胃炎就會影響日常生活。
如果近期經常出現上腹部不適,如進食量不多但有飽脹感、噯氣、反酸、上腹部燒灼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甚至噁心嘔吐,或同時伴有精神緊張、煩躁、失眠、心悸、健忘等症狀的話,考慮是慢性胃炎症狀。此時最好去醫院消化內科就診,詳細檢查明確診斷後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藥物治療。
胃病三分治,七分養。服用藥物治療的同時,日常生活中通過改善飲食、調節情志等悉心養胃,對於慢性胃炎的康復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定時定量進食。
胃酸分泌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即一日三餐時的分泌高峯,常食零食,會使胃工作紊亂,破壞胃酸分泌的正常節律,久之可導致胃病。養成定時定量飲食的好習慣有利於預防慢性胃病發生。
2、建議喫易消化、含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維他命的食物。
如稀飯、細麪條、牛奶、軟米飯、豆漿、菜等。症狀基本消失後可正常進餐,但儘量避免喫油煎油膩食物及含粗纖維多的食物。同時不要喫生、冷、硬食物和特別熱的食物,細嚼慢嚥,以免引起血管擴張加重胃炎表現。
3、保持心情舒暢對於慢性胃炎的康復很有必要。
人的情緒與胃酸分泌及胃的消化作用密切相關,情緒低落時,即使美味佳餚,也會味同嚼蠟。因此,進食時要保持精神放鬆,心情愉快。
4、飲水時間要合理。
飯前,飯後大量飲水,可沖淡胃液,稀釋胃酸,使胃的化學性消化作用及胃酸的殺滅細菌作用大力降低。因此,應避免飯前、飯後大量飲水。
5、合理體育運動很重要。
進食後,胃有節律性的蠕動,使食物在胃內與胃液充分混合,研磨成食糜,並逐漸排空。飯後立即進行劇烈活動,直接影響胃腸的血液供應,導致消化不良,所以建議進食後1小時後再進行體育活動比較好。
慢性胃炎雖然調理起來特別的難,但是也不是不能好轉的,只要自己能夠做到以上幾點,配合藥物調理,相信未來美好的生活一定會到來,加油!
調理慢性胃炎的“5條生活實操”,照做執行你的胃炎會大幅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