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重的表現有哪些?教你輕鬆祛溼有方法!
近期梅雨季節比較多,整個人像被什麼東西給裹着了,總以爲身體有什麼重大疾病,去醫院檢查也沒查出什麼疾病。但每天都各種的不舒服。整天爲這些症狀頭疼?
中醫把有以上表現的症狀叫溼氣重。一旦舌頭出現這種信號,說明你體內溼氣較嚴重,教你一招判斷體內溼氣重的方法。
通常溼氣重的舌頭情況如下:
溼氣重的表現還有:
一旦被溼氣纏身,那麼後果非同小可。究竟溼氣有多可怕?
再難纏的溼氣我們一樣有方法——祛溼三部曲!
1、儘量避開外界的溼氣
人體內的溼氣,一部分與自身代謝有關,還有一部分和環境有關。經常在潮溼、陰冷的環境中就容易導致溼氣入侵體內。所以日常應當留心:不直接睡地板,地板溼氣重,容易入侵體內,造成四肢痠疼;潮溼下雨天減少外出;不穿潮溼未乾的衣服,不蓋潮溼的被子;洗完澡後充分擦乾身體,吹乾頭髮;房間內的溼氣很重的話建議多開窗透氣,若外界溼氣也很重,可以藉助電器進行除溼。
2、管住嘴,邁開腿
體內溼氣重的人大多數都是飲食油膩、缺乏運動的人。運動可以緩解壓力,促進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溼氣排出體外。跑步、游泳、瑜珈、太極等運動,有助活化氣血循環,增加水分代謝。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最好的方式就是適量、均橫飲食。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加重發炎反應。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逍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經常食用。
3、養脾胃是祛溼治本之道
溼氣的根本原因在於脾胃的運化功能不足。中醫中有一款食療袪溼粥——紅豆薏米粥,幫助脾胃對水溼的運化;紅豆要用赤小豆,非平時喫的紅豆,薏米性寒易傷脾,很多人效果不明顯,若要用必須輔以其他可滋補脾胃、相輔相成的一起用,這樣才能發揮真正的效果。祛除了多餘的溼氣同時養脾胃。
[脾胃爲後天之本,主運化吸收,溼氣重的人祛溼同時一定要健脾不傷脾,還不懂怎麼健脾祛溼的朋友私聊我,給提供一套專屬祛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