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不好,臉色發黃,大便不成形,如何調理?
大便不成形,考慮脾胃納食運化功能不調。
脾虛問題,脾虛分脾氣虛、脾陽虛、中氣下陷、脾不統血等證型。多因飲食失調,勞逸失度,或久病體虛所引起。
脾主運化,統血,升清,輸布水谷精微,爲“氣血生化之源”。脾在五行中屬土,人體出生後,各臟腑組織器官皆依賴脾所化生的水谷精微以濡養,脾不好的人失去濡養則表現臉色發黃,運化失職,水液代謝障礙,本該由腎氣蒸騰的水隨大便排出,所以大便不成形。
在治療上,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脾氣不足,要在於益氣、健脾、運脾。臨證用藥,多以參、芪補氣,二術健運,升柴舉陷,陳皮、木香理氣。另外,由於脾虛之證與水溼關係密切,或脾虛失運,水溼內停;或寒溼困脾,脾不健運,由此在治療時,應結合病情,參以燥溼、化溼、滲溼之品,以溼去而脾運顯健。
飲食上注意避免性質寒涼,易損傷脾氣的食品,如苦瓜、柿子、綠豆等;味厚滋膩,容易阻礙脾氣運化功能的食品,如鴨肉、甲魚肉、牡蠣肉、牛奶等;利氣消積,容易耗傷脾氣的食品,如山楂、蘿蔔等。
另外要注意以下幾點:
1、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儘量避免熬夜。
2、少喫辛辣或者刺激性食物。
3、積極參加戶外運動,放鬆心情。
4、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學會合理減壓。
[脾胃爲後天之本,主運化吸收,溼氣重的人祛溼同時一定要健脾不傷脾,還不懂怎麼健脾祛溼的朋友私聊我,給提供一套專屬健脾祛溼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