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膝蓋積液的治療方法

​老年人膝蓋積液的治療方法

身體有積液一定是不是什麼好事,常見的就是膝關節出現積液,很多人因爲長時間膝關節出現問題,治療不及時,就會出現積液的顯現,不管是身體哪裏突然出現積液的話,肯定是部位出現了問題,那麼​老年人膝蓋積液的治療方法是什麼?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1如何緩解膝蓋積液痠痛

 很多老年朋友都有膝蓋痠痛的症狀。這裏推薦一個十分簡單的做法,每天只需3分鐘,堅持一段時間,膝蓋痠痛的症狀就會明顯改善。具體做法如下:

  1、在家中相對寬敞的空間裏,穿上寬鬆的衣物,脫掉鞋子,仰臥在地板上,兩手自然地放在身體左右兩側。

  2、一條腿膝蓋彎曲,使大腿與小腿的角度小於直角,另一條腿伸直,將伸直的腿向上擡,離地面大約10公分左右,保持5秒鐘左右的時間不動,然後慢慢放下回復平躺的姿勢。

  3、休息2~3秒後,再往上擡腿,重複同樣的動作,反覆做20次,起身。

2​老年人膝蓋積液的治療方法

  主要分爲非手術療法和手術療法兩種。非手術治療主要有中藥內服(湯藥、成藥)、中藥外用(外敷、薰洗、浸泡)、中藥離子導入、中醫推拿按摩、點穴導引、中醫針刀療法治療、中醫鍼灸治療、物理治療、消炎鎮痛藥物治療(內服、外用)、類固醇皮質激素的應用(痛點封閉)、關節內注射(玻璃酸鈉)、康復鍛鍊 CPM機的應用;手術療法主要有微創手術(關節灌洗)、關節清理(清除關節內遊離體及增生的骨贅)、關節置換。

  疼痛特點爲活動多時疼痛加重,休息減輕,再活動時仍可疼痛,甚至更重。上下樓梯尤爲困難,不能像正常人一樣兩腿交替上下樓梯;關節腫脹來源於滑膜增生和關節內積液,初期常因扭傷,着涼而發作,以後將變爲持續性腫脹。關節活動時有磨擦感或聽着彈響;行走中膝關節突然發軟,欲跪倒或摔倒的現象,可伴有劇痛;絞鎖是指在行走等運動過程中,膝關節突然被鎖在某一位置上不能運動。

  對於治療膝關節的治療問題上,雖然可以改善膝關節的功能,但是如果患者不注意自我保護,結果就是關節越來越痛,錢越花越多,所以膝骨積液者日常生活中的康復保養也非常重要。

3膝關節積液怎麼辦

  一、初期關節積液量不大,腫脹不重時

  1、患肢減少活動,以免膝關節滑膜滲出增加,導致積液加重。

  2、擡高患肢,以利於靜脈迴流,減輕腫脹。

  3、口服消腫止痛藥物,也可靜脈點滴脫水消腫藥物。

  4、局部理療,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二、如果關節積液量比較大,關節腫脹明顯時

  1、關節液要及時抽出,以免關節積液長期浸泡下,關節軟骨受到破壞。

  2、關節積液會成爲新的刺激因子,刺激關節滑膜,導致滲出增加,加重腫脹。

  3、抽完積液後要加壓包紮,以減少滲出。

4膝關節積液如何預防

  病情緩解不是目的,本類疾病由於是慢性疾病,常易復發,關鍵在如何預防復發。

  1、注意患處保暖。

  2、不要劇烈活動,以免造成損傷。特別是“關節痛也要多走路,磨磨就好了”的做法不可取,該做法會嚴重損傷關節軟骨,導致不可逆損傷。

  3、適當不負重活動,如游泳、平地騎自行車等,以鍛鍊膝關節,促進恢復。

  4、可做艾灸、熱敷等理療,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5、該病常伴骨質疏鬆,要注意補鈣及攝取充足的蛋白質。

  6、如有疼痛或腫脹跡象,要及時就醫,以免貽誤病情。

5如何應對膝蓋積水現象

  1、推拿療法可輔助

  推揉點按法

  患者仰臥,膝部自上而下,順其筋絡反覆推揉1~2分鐘。

  拔伸屈膝法

  患者體位同上,肌肉放鬆,醫生先輕輕地、小幅度地來回屈伸膝關節,最後盡力將膝關節完全屈曲,然後伸直患肢。

  刮筋、分筋法

  患者要仰臥於地面上,於髕骨外上方、內下方運用一拇指屈曲指關節,放在痛點的內側;另一手掌按在屈拇的上方,用臂力去推動拇指,向外刮數下即可。

  2、穿刺療法需謹慎

  關節積液較多、張力大時,可進行關節穿刺,將積液和積血完全抽淨。但是慢性滑膜炎單純抽取積液,容易導致關節內負壓改變,不利於關節康復。而且對滑膜炎去除沒有任何幫助,注射玻璃酸鈉是一種補充潤滑劑的方法,但是往往兩到三個月玻璃酸鈉吸收完畢,作用也就消失。

  3、藥物治療急性期

  急性期滑膜損傷,瘀血積滯,治以散瘀生新消腫爲主,三七粉等口服。

  慢性水溼稽留,肌筋弛弱,治以祛風燥溼、強壯肌筋,內服羌活勝溼湯加減,亦可散寒祛風除溼,方用烏頭湯。

  4、練功療法可預防

  患病早期應臥牀休息,擡高患肢,可用彈力繃帶加壓包紮,並禁止負重。

  治療期間可作股四頭肌舒縮活動鍛鍊,後期應加強膝關節的屈伸鍛鍊,這對消除關節積液,防止股四頭肌萎縮,預防滑膜炎反覆發作,恢復膝關節伸屈功能,有着積極作用。

  5、外貼敷穴位祛根本

  膏藥是祖國醫學的一朵奇葩,古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即內治之藥,所異者,法耳”、“膏藥能治病,無殊湯藥,用之得法,其響立應”等說法。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