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這份“冷”知識送給你,請查收!

【小寒】這份“冷”知識送給你,請查收!

今天,伴着朋友圈裏刷屏的雪景,我們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段

在賞雪的同時,也爲大家送上一波“冷”知識

降雪是指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團)組成的降水。雪晶在降落的過程中由於空氣溫溼度、水汽過飽和度等氣象因素和物理碰撞黏合等的綜合影響下形成雪團,也被稱爲雪花。

暴雪如何預警,預警等級有哪些?

當氣象部門預測到未來會有暴雪時,將發佈暴雪預警,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

1 暴雪藍色預警信號

標準: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4毫米以上,或者已達4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即達到大雪降雪級別),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2 暴雪黃色預警信號

標準:12小時內降雪量將達6毫米以上,或者已達6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即達到暴雪降雪級別),可能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影響。

3 暴雪橙色預警信號

標準: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0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0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即達到大暴雪降雪級別),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4 暴雪紅色預警信號

標準:6小時內降雪量將達15毫米以上,或者已達15毫米以上且降雪持續(即達到特大暴雪降雪級別),可能或者已經對交通或者農牧業有較大影響。

當然雪景雖美,但出現下面這種情況一定要警惕!

長時間暴露於寒冷環境中,人體在調節體溫時會動用身體儲存的能量,但熱量流失大於熱量補給,結果導致失溫或異常低體溫。體溫過低會影響大腦的思考,造成不能及時採取防護措施。

由於人們可能意識不到失溫正在發生,並且不及時採取相關防護措施,這使得失溫更加危險。通常失溫在極寒冷天氣下發生,但如果淋雨或在潮溼的環境下被冷水浸透,失溫也可能在4~5℃的涼爽天氣發生。

如果發現成人出現寒戰、虛脫;摸索手;記憶喪失,言語不清;睡意。嬰幼兒出現皮膚鮮紅色、發冷等信號中的任何一個,請及時測體溫,若體溫低於35℃,立即就醫。

當不能馬上獲得醫療救治時,請按以下方法升高體溫:使其進入溫暖的房間或住所;及時脫掉潮溼的衣服;採取相關措施溫暖身體的核心區域——胸部、頸部、頭部和腹股溝;服用熱飲料幫助提高體溫但不能服用含酒精的飲料,同時也不要給意識不清的人服用。

情況緩解後,需儘快就醫。

天冷了,大家注意防寒保暖!

來源:微信公衆號“環境與健康”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