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視“晨起症狀”,您得留心了!
有的人早上起牀後,感覺雙手手指發緊、僵硬,甚至不能握拳,在活動一段時間後才逐漸緩解,這是怎麼回事?這種症狀稱爲晨僵。
什麼是晨僵?
晨僵是類風溼關節炎典型的表現,指晨起病變的關節在靜止不動後出現較長時間僵硬,雙手僵硬,握拳困難,如膠粘着的感覺,同時可伴有肢端發涼,麻木等現象,在適當活動後可逐漸減輕。
晨僵持續時間應從病人清醒後開始活動算起,到患者晨僵明顯減輕時爲止,通常以分鐘來計算。
爲什麼會出現晨僵?
出現晨僵的原因是由於在睡眠或運動減少時,水腫液蓄積在炎性組織,使關節周圍組織腫脹所致,病人活動後,隨着肌肉的收縮,水腫液被淋巴管和小靜脈吸收,晨僵也隨之緩解。因此,只要受累關節活動減少或維持在同一位置較長時間,白天也可出現關節發僵,事實上和晨僵是一回事。
類風溼關節炎患者在急性期或病情活動期均有晨僵的表現,持續時間和滑膜炎的嚴重程度成正比。
隨着類風溼關節炎病情的緩解,晨僵持續時間縮短,程度減輕,所以,晨僵是判斷全身炎症嚴重程度的一個很好映射。因此類風溼關節炎患者晨僵時間的改善情況也是專業風溼科醫生評估患者病情的依據。
如何緩解晨僵?
對於明確診斷爲類風溼關節炎的患者,早起關節僵硬持續30分鐘以上視爲晨僵。多提示爲類風溼關節炎活動期,應積極治療,控制炎症,改善病情,從而減少關節破壞。
1.急性活動期主要以規範化用藥治療爲主,受累關節宜休息,保持各關節的功能位置,儘量減少各關節長期過度屈曲,以減少疼痛和避免畸形。
2.緩解期患者以被動或小幅度主動關節運動訓練爲主,每個關節分別做外展、內收、屈曲、內旋、外旋,比如手指操。
小貼士:
手指操的做法
動作一:上下襬手;動作二:左右擺手;動作三:逐一對指;動作四:握拳平展。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風溼病科 侯秀娟 劉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