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心臟日|將3萬公斤“舉上”珠穆朗瑪峯,它值得被一生善待
9月29日是世界心臟日。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之一,
它的跳動意味着生命的存在;
而一旦停跳,則標誌着生命的終結。
作爲人體從受精卵發育出來的一個器官,
心臟伴隨着生命的開始和結束。
泵血不止 生命不息
01
心臟,小小一塊肌肉卻推動血液在全身大小血管裏循環,不停不息,這就是心臟的“泵”功能。
科學家發現,成年人的心臟重量只有約300克,但它一生泵血所做的功,卻相當於將3萬公斤重的物體向上舉,直至珠穆朗瑪峯那麼高。
心臟的“泵”功能,讓血液流向全身,向各個器官、組織輸入充裕的血容量,以供應氧和各種各樣的營養元素,並帶走新陳代謝的產物(如二氧化碳、血尿酸等),使體細胞保持一切正常的新陳代謝和作用。
心臟的“泵”功能,還把身體所需要的內分泌生長激素和一些其他血液要素,運輸到靶細胞,完成機體的體液調節,保持機體細胞外液的相對穩定。同時,血液在血管內持續循環、流動,調節體溫,讓體溫保持相對穩定。
心臟的“泵”功能是保持身體基礎代謝的驅動力,其泵血總數和速率還會因身體情況的轉變而隨時隨地轉變。
心臟不僅是器官的驅動,還是一個內分泌器官,心房能夠生成心房利鈉肽等激素,心房利鈉肽具有利尿排鈉,維持血壓在正常範圍的生理作用。
盤點那些“泵故障”
02
心臟很強大,其“泵”功能在生命中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但它又是最容易“受傷”的器官。
除了先天性心臟病,人在後天也會因爲遺傳、環境和個體的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讓心臟發生一些“泵故障”。
“泵”血停,心力衰。心臟通過把血液“抽上來”以後再泵到全身,保證身體能獲得足夠的能量。而一旦這個泵無法把血液“抽上來”,或者沒法把血液泵出去,那麼身體就會缺血缺氧,出現不舒服,就叫做心力衰竭。
“泵”速快,心率快。在運動、重體力勞動等情況下,爲了滿足機體的需要,心臟不得不依靠增加心率來增加心輸出量,心率增加的原因有賴於交感神經的興奮。正常人可以耐受增加的心率;但對於心力衰竭的病人,心率快反而欲速則不達,因爲心率超出極限(大於180 次/分),血液回到心臟充盈心室的時間不足,即迴心血量不足,反而泵出血液會減少,加重了心臟的負擔。
“泵”異響,生病變。和機器一樣,心臟出現異響,同樣提示可能哪裏出了毛病。心臟的異響,醫學上稱爲雜音,爲心臟裏面瓣膜病變引起。瓣膜,起到關門和開門的作用。門關得好,心臟射出去的血液不會反流回心臟;門開的不好,血液射出去的就少。
“泵”電路,更精密。在心臟周圍也有“電路”,叫心臟傳導系統。“電路”放電一次,心臟就跳動一次,沒有“放電”,就沒有心跳。若是電路出了問題,心跳節律就會發生異常,稱爲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有多種,例如,電路發神經似的放電不停,電得心房壁不住地顫抖,叫“房顫”;提早放電了,叫早搏;電流中斷了,叫“傳導阻滯”。
“泵”全身,更泵自身。心臟跟機器之一樣,它在工作的同時,也需要營養,心臟通過冠狀動脈向自身輸送血液、營養、氧氣,冠狀動脈爲盤旋於心髒外面的血管,專供心臟。冠狀動脈供血不足會引起胸悶、胸痛、心悸,甚至心肌梗死。
心臟“昂貴” 定期保養
03
生命需要健康的心臟。儘管醫學技術飛速發展,心臟的那些“故障”可以通過藥物“保養”、手術“大修”,甚至可以換個健康的心臟。但是,我們必須要記住心臟還是“原裝的好”。
心臟,我們真的“傷不起”——據世界心律失常大會上公佈的統計數據,中國心律失常患者約有兩千萬人,每年約54萬人心臟性猝死。
心臟病大多數是慢慢形成的。起初,症狀很難發現,也不會影響日常生活。日積月累,置之不理,情況就會越來越糟。機器、車輛都要定期檢查、保養,何況是關乎生命的心臟呢。珍惜心臟,就要定期檢查心臟。
心電圖 可以提示是否患有心臟病,或者是否曾經患過心臟病。醫生也可以通過比較這些圖表來追蹤你的心臟狀況。
耐力測試 醫生會觀察心電圖、心率、血壓和氧飽和度,判斷是否有足夠的血液供應以滿足運動需要。
動態心電監測 這個便攜監視器實時記錄、不間斷地跟蹤心電活動和症狀。
超聲心動圖 通過超聲波,醫生可以發現心腔結構、瓣膜有無損傷或血液泵出能力大小。它有助於診斷疾病,並瞭解治療效果如何。
心臟CTA或介入檢查 造影劑注入冠狀動脈,這使得它們在X線下很容易被看到。從照片顯示看清阻塞血管以及血管阻塞的嚴重程度。
小故障要儘早“維修”
04
通過檢查,早發現“故障”,早進行“維修”。
藥物 藥物可以降低血壓、血糖或血脂水平,控制不規則的心臟節奏,防止冠脈斑塊進展或血栓形成。如果已經有一些心臟損害,也可通過藥物延緩病變的進展,甚至逆轉病情的進展。
手術 冠脈支架置入術,可以讓阻塞的動脈再通,改善血液流動;起搏器置入術,可讓老化或斷裂的“電線”重新連接;射頻消融術,可對心臟亂跳、不聽話的部位進行管理。
“維修”過的心臟始終不能和沒有“故障”的“原廠原版”心臟相提並論,預防纔是最真切的珍惜方式。
保持六種日常生活習慣,可以降低心臟“故障”機率:
一是經常鍛鍊(每天30分鐘);
二是保持健康的體重、飲食均衡;
三是限酒(女性每天少於20克,男性每天少於40克);
四是不吸菸(吸菸者患心臟病的機率會增加2~4倍);
五是控制血糖水平;
六是控制高膽固醇和高血壓。
作者: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項目入駐醫師
陸軍軍醫大學陸軍特色醫學中心心血管內科主任 曾春雨
整理:鄒雪 鄒爭春
製圖:樸沁瑩
策劃:王丹 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