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癌症日|9種常見癌症早篩方法,您瞭解嗎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
癌症早篩
選對項目至關重要
通過科學的預防和篩查,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多數常見癌症都有敏感的檢測手段。
肺癌——低劑量CT
傳統肺部病變篩查手段裏,最常見的是X線檢查,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胸片檢查。但是,胸部X線片對肺癌的敏感性較低,而且只有當結節大於1釐米時才能被發現,加上難以判斷性質,所以需要進一步做相關檢查。用CT檢測肺癌,分辨率高,腫瘤達到1釐米、甚至0.8釐米時即可被查出。
因此,建議50歲以上人羣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體檢中把X線片換成低劑量CT。2020版《居民常見惡性腫瘤篩查和預防推薦》中也建議,肺癌高危人羣,要進行低劑量CT篩查。
胃癌——胃鏡+活檢
胃癌是指原發於胃的上皮源性惡性腫瘤,發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男性的患病風險比女性高6~8倍。全球每年新發胃癌病例約120萬,中國約佔其中的40%,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然而,我國早期胃癌佔比較低,不足20%,大多數患者發現時已是進展期胃癌。胃鏡是食管、胃、十二指腸疾病最常見的檢查方法,可發現消化道潰瘍、炎症、腫瘤,可明確消化道出血位置,及早發現消化道癌前病變等。
一般而言,出現萎縮性胃炎、胃腫瘤、胃潰瘍的人羣建議做胃鏡及活檢,以期胃癌早防、早治。
結直腸癌——電子結腸鏡
90%的腸癌是由息肉發展而來的,從息肉發展成癌症又需要10年左右。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早期及時發現息肉,對其進行切除,後續複查就能有效避免腸癌的發生。所以,呼籲大家從40歲後開始做腸鏡檢查。55歲是腸癌的高發年齡,建議大家重視起腸鏡這個篩查手段。
食管癌——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是通過電子鏡頭或內窺鏡對消化器官黏膜進行直接檢查。通過內鏡檢查食管癌時,可直觀瞭解病竈的部位、大小、擴散情況、表面形狀、病竈數量、顏色、浸潤深度等。內鏡檢查還可以直接獲取細胞組織,並對細胞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有利於病情的診斷。
對於無特殊情況的以下人羣,建議每三年定期檢查一次:一級親屬有食管癌病史;生活在食管癌高發地區;長期飲食習慣不好,抽菸、喝酒或喜歡食醃製食品等;有反流性食管炎症狀的人羣。
肝癌——甲胎蛋白+肝臟B超
查肝癌需要做“甲胎蛋白+B超”聯合檢查。甲胎蛋白是一種腫瘤標誌物,可以通過採集靜脈血進行檢測。該指標出生一年後維持低水平,只有患肝病時纔會升高,是臨牀診斷原發性肝癌的常規指標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單獨用甲胎蛋白普查,會有一定漏診率,因爲只有80%左右的肝癌患者甲胎蛋白會升高,也就是說單純的檢測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多年的臨牀經驗證明,肝臟B超聯合血清甲胎蛋白檢測肝癌的準確率達到90%以上,是臨牀診斷早期肝癌首選的檢查方法。
需要定期做以上兩項肝癌篩查的高危人羣包括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患者,食用黃麴黴素超標者,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的人羣。
乳腺癌——乳腺B超、鉬靶檢查
乳腺B超具有無創、無輻射、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的特點。它可以準確分辨乳腺腫塊的囊性和實性,能發現5毫米以上的結節或者腫塊,可以應用於腋下淋巴結和乳腺引流區淋巴結的探查。超聲是一種無輻射、無痛苦的乳腺癌篩查方法,適用於不適合進行X線檢查的女性(如妊娠女性等)。超聲檢查在緻密型乳腺女性中有更高的病變檢出率,能更加全面地觀察整個乳腺,降低乳腺癌的漏診率。
針對乳腺癌的X線檢查,又稱鉬鈀檢查,推薦35歲以上、乳房較大的女性重視鉬靶檢查。這類女性的乳腺組織相對疏鬆,鉬靶檢查成像的效果較好。該檢查對微小鈣化的識別率達到95%以上,可以檢出85%~90%的乳腺癌以及發現部分臨牀觸診陰性的乳腺癌。
這兩項檢查在乳腺篩查時應該如何選擇呢?每一種檢查手段都有它的優勢和侷限性。東方女性乳房較小、乳腺細密,應以彩超爲主、鉬靶爲輔。女性可以每年都用彩色超聲檢查,40歲以後再加上鉬靶檢查。彩色超聲和鉬靶X線片都沒發現問題的,可兩三年後再用鉬靶檢查一次。
另外,乳腺癌並不是女性的“專利”,男性也會患乳腺癌,只是非常罕見而已。男性一旦患上乳腺癌,病情往往會比女性嚴重,存活率也比女性要低。男性乳腺癌在篩查手段上與女性患者類似,以超聲和鉬靶爲主,必要時可行定位穿刺活檢。
宮頸癌——HPV+TCT
宮頸癌是人類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確且能通過早篩、早治而消除的癌症。宮頸癌是感染乳頭瘤病毒(HPV)所致,這意味着針對病因進行宮頸癌的早期防治更加有效。目前國際公認最安全的宮頸癌篩查手段是採取細胞學檢測(TCT)與人乳頭瘤病毒(HPV)病毒學檢測聯合篩查的方式。業界也是將HPV+TCT兩者聯合篩查作爲精準篩查或者二級防控宮頸癌的最好方式。
下列人羣應該進行宮頸癌篩查:性生活不潔,並且曾經感染性病者;性生活低齡者;過早分娩或者多次分娩者;有過宮頸病變或其他婦科疾病的患者。另外,如果女性近期出現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異常,也要進行宮頸癌的篩查。
卵巢癌——CA125+盆腔超聲
CA125也是一種腫瘤標誌物,血清CA125濃度測定是應用在卵巢癌早期篩查中最爲廣泛的生化方法。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癌症防治刻不容緩。大約50%的早期卵巢癌患者和80%以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的血清CA125值會升高,濃度升高的程度與腫瘤負荷和分期相關。
盆腔超聲檢查可清晰顯示盆腔器官及病變,超聲醫生根據所測卵巢的大小、形態、血流和血管分佈可早期發現卵巢病變。隨着超聲技術的發展,超聲檢查對評價卵巢病變將起到更重要的作用。但是超聲不能明確鑑別卵巢癌與普通卵巢疾病(卵巢良性腫物、內異症)。目前臨牀主要綜合應用以上兩種方式早期篩查卵巢癌。
對於卵巢癌的篩查,目前沒有像乳腺癌、宮頸癌一樣統一的篩查策略。患者需與醫生進行充分溝通後,再決定是否篩查,以及如何篩查。
前列腺癌——PSA
宮頸癌和卵巢癌是女性特有的腫瘤類型,同樣,男性也有特有的癌症,這就是前列腺癌。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用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項目來排查前列腺癌。該項目也是通過驗血進行檢查。因爲PSA價錢低廉,經過系統鑑別排除假陽性之後,PSA就成爲早期篩查前列腺癌最方便、最敏感、最特異的方法。
以上癌症篩查方法是我國近些年應用較廣泛的篩查方法,容易鑑別癌症類型。希望大家在體檢時,能針對自身情況,選擇相應的檢查,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不給生命留下遺憾,安享美好、健康人生。
來源:《大衆健康》雜誌
作者: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 杜鵬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泌尿外副主任醫師 湯小虎
策劃:吳衛紅 譚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