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日 | 論一名“食貨”的自我修養

世界糧食日 | 論一名“食貨”的自我修養

10月16日,今天是世界糧食日。今年,全球活動主題爲“齊成長、同繁榮、共持續,行動造就未來。”聯合國糧農組織呼籲每個人應該從自己做起,從小處做起,堅決制止餐飲浪費,培養有利於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飲食習慣,共同致力於維護全球糧食安全。

擼串、小龍蝦、火鍋……人人都愛美食,然而想要成爲一名合格的“食貨”,可沒那麼容易。珍惜糧食,擁有健康的飲食習慣,可是一名“食貨”的必備修養哦。

享受美食,也要感謝地球媽媽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詩每個人都學過,然而在糧食的生產過程中辛苦的可不僅僅是農民伯伯,還有我們的地球媽媽。農業生產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包括土壤、水、空氣等一系列的自然資源。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報告顯示,全球的食物浪費相當於排放了7%的溫室氣體,還浪費了6%的水資源和30%的耕地資源,因此浪費食物就等於浪費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所以說,節約糧食也是一種環保。

提起食物浪費,人們往往只關注消費環節的浪費。其實,農產品從採收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被浪費了,食物的損失和浪費貫穿了整個食物供應鏈。

如果把全球的糧食生產比作9塊餅乾,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損失了1塊餅乾,在存儲和加工環節,又損失了2塊,在零售和消費環節,繼續損失2塊,實際上,我們最後僅僅食到了4塊餅乾,一共損失或浪費了5塊餅乾。心不心疼?難不難過?所以,一定不要讓地球媽媽白白辛苦了,珍惜糧食,立刻行動吧!

家裏人食多少?自己心裏得有數

生活中,很多家庭外出就餐,會點上一大桌子菜,食不完也不打包。這麼做可真是讓人心疼錢包和糧食。減少食物浪費,既支持環保,又節省家庭開支,可謂一舉兩得。尤其是有孩子的家庭,家長更應以身作則,爲孩子樹立榜樣。

食物小份量可實現食物多樣化和減少浪費。平日裏,一家三口一餐準備三菜一湯即可滿足需求,一次烹飪的食物不宜太多,可根據就餐成員的數量和食量合理安排。

外出就餐時,家長不妨讓孩子來點餐,可事先詢問一下餐廳服務員每一道菜的菜量如何,指導孩子按照葷素搭配、主副兼有的原則合理有度地來點餐。如果有剩下的食物,也應該打包帶走。

這些果蔬皮能食,快來嚐嚐!

我們每天都在攝取食物,然而我們真的瞭解它們嗎?生活裏,很多食物的可食部分被扔掉,也是一種“隱形”浪費。比如人們經常有這些疑問:水果、蔬菜的外皮能食嗎?如果沒有足夠的營養健康知識,以下這些原本可以食用的果蔬皮就可能被白白“錯過”了。

柚子皮

中醫認爲柚子皮性溫,味道苦甘,有止咳、化痰功效,在民間有“柚子皮鮎魚盅,不咳管一冬”的說法。爲了避免味道的苦澀,可以削去表面青黃的那一層薄薄的皮,取裏面的食用。可以做成柚子皮燉雞、蜂蜜柚子茶等,秋冬季食用最好。

梨皮

中醫認爲梨皮具有清心潤肺、降火生津之功效。梨皮可以洗乾淨直接食用,或者帶皮煮梨湯。做冰糖蒸梨的時候記得不要去皮哦。

蘋果皮

很多人習慣食蘋果時先削皮,然而蘋果皮中含有多酚、黃酮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食蘋果皮對健康有益。國外研究表明,蘋果皮較果肉具有更強的抗氧化性,普通大小蘋果的果皮抗氧化能力相當於800毫克維他命C的抗氧化能力。因此,在食蘋果時,可以洗淨帶皮食。

冬瓜皮

冬瓜皮看起來比較厚而粗糙,我們在食用冬瓜時都會削掉冬瓜皮。其實,冬瓜皮中含有多種維他命、礦物質,有很好的解暑、健脾、利尿的作用。食用冬瓜時,可以將冬瓜洗淨後帶皮做湯。

但要特別提醒的是,有四種果蔬皮,最好不要食。

土豆皮

土豆裏含有龍葵素,這種有毒物質主要集中在土豆皮和芽裏,人食用後可引發嘔吐、頭暈、腹痛等中毒症狀。成熟的土豆中龍葵素的含量較低,可以安全食用。但未成熟的或因貯存時接觸陽光引起表皮變綠和發芽的土豆中含有大量的龍葵素,食用後可能引起急性中毒。有些人喜歡用帶皮土豆燒牛肉食,或者是炒土豆絲時也帶皮,此時一定要挑選未發芽變綠的土豆,否則會有食物中毒的風險。

柿子皮

成熟的柿子皮中含有大量的鞣酸,食起來會感到“澀澀的”。鞣酸在胃內經胃酸的作用,就會沉澱凝結成塊留在胃中,形成“胃柿結石”。因此,不要食未剝皮的柿子,也不要空腹食柿子。

紅薯皮

紅薯皮含大量生物鹼,食用過多會導致胃腸不適。呈褐色或有黑色斑點的紅薯皮更不能食用,因這種紅薯受了黑斑病的感染,食用後會引起中毒。

荸薺皮

荸薺常生於肥沃的水澤,它的皮上聚集了多種有害、有毒的生物排泄物和化學物質,還可能含有寄生蟲。如生食荸薺皮,易引發腹瀉、嘔吐等不適症狀。此外,需注意的是,荸薺中含澱粉較多,糖尿病患者也應慎食。

作者:馬佳

審稿專家:農業農村部食物與營養髮展研究所研究員 朱大洲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 張天一

策劃:王丹 譚嘉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