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力日 | 老年白內障的經典十問

世界視力日 | 老年白內障的經典十問

今天是世界視力日,又稱世界視覺日。

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隨着年齡增長,“窗戶”自身也會出現老化。

有一種眼病,專挑老年人下手,它就是老年白內障。

幸好,這種病治療起來並不困難,大部分患者可以重獲光明。

圍繞老年白內障的經典十問,讓您一目瞭然。

Q

一問:所有人都會得老年性白內障嗎?

科學地講,還真是這樣的。

白內障是眼內一個叫晶狀體的透明結構出現混濁,導致光線無法進入眼睛,自然就無法看清了。混濁的過程往往從成年之後開始,但是隻有混濁到影響視力的時候,才診斷爲白內障。

晶狀體老化的速度因人而異,有些人壽終正寢時白內障還不重;但有些人才50歲出頭,就已經出現了較嚴重的白內障。所以有學者把老年性白內障命名爲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既然這個疾病年齡大了就會出現,所以我們的祖輩會得,父母會得,我們自己也會得。這不是遺傳,而是老化。

Q

二問:如何發現老年性白內障?

年齡大了,視力下降了,很多人認爲老眼昏花是自然老化的過程,其實不然。所有視力下降一定有其原因,要及時就醫。早期白內障可能不需要治療,但如果是其他嚴重疾病,延誤診斷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

Q

三問:老年性白內障都是雙眼發病嗎?

手心手背都是肉,左眼右眼都是眼。老化自然是不偏不向的,但兩隻眼的白內障程度有時候會有差別。有時候一隻眼已經需要手術治療了,另一隻眼視力還不錯,只需要定期觀察。

更多人就診的時候,往往雙眼都需要做手術。白內障手術可以通過一次住院解決,但若不是特殊情況,一般手術不會放在同一天進行。

Q

四問:白內障如果不治療一定會失明嗎?

如果白內障的程度足夠嚴重,會發生失明。有些人覺得一隻眼得了白內障,只要另外一隻眼的視力還好,就不用治。還真不是這樣!白內障發展到後期可能會引起青光眼,引起眼內嚴重的炎症,不但看不見,還會出現劇烈的疼痛,即使積極治療,術後也很難恢復正常視力。所以,只要得了白內障,就要定期觀察,到了一定程度進行手術治療。

Q

五問:白內障只能手術嗎?手術時機怎麼選?

手術治療是目前白內障唯一的有效治療方法。目前沒有一種藥物有確定的證據可以治療白內障。

至於手術時機的選擇其實很簡單:只要白內障影響了視力,同時影響了生活質量,就要手術。如果視力只是輕度降低,完全不影響日常生活,甚至自己沒有意識到視力下降了,就無需手術。

一定會有人說,“我特別能忍,是不是晚點做手術也可以”。這裏一定要敲黑板了。很多研究認爲,視力和聽力差的人,如果不用各種方法積極矯正和治療,時間一長就會出現認知功能的明顯下降。換句話說,有時候我們覺得家裏的老人反應變慢了,智力也下降了,那有可能正是由於老人沒有及時矯正視力和聽力障礙所致。

“白內障需要熟透了才做”的說法,早已經過時了。越“熟”的白內障,手術越難做,視力恢復越慢。所以養着不做可不是聚而殲之,而是養虎爲患。

Q

六問:都說白內障手術是小手術,真的“小”嗎?

這就要看我們怎麼理解“小”了。從時間上看,一臺白內障手術順利的話,可能幾分鐘就做完了。從手術對患者的要求來看,基本上只要能平躺不動10分鐘,全身沒有太嚴重的基礎病,就可以接受白內障手術,手術做完站起來就能走。一臺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的切口大小僅爲3毫米,甚至更小。

只從手術時間和切口的大小來判斷手術大小,白內障確實是個“小”手術。但是從操作步驟和操作難度來說,白內障手術可一點都不小,醫生想順利地完成手術需要經過千錘百煉。

Q

七問:白內障手術只有一種類型嗎?

目前絕大多數白內障都是採用超聲乳化的手術方法來完成,只有一些特殊的白內障類型或者特別嚴重的白內障需要採用其他手術方式。所以我們自己無需考慮手術方式,把專業問題交給醫生吧。

Q

八問:術後要點很多種眼藥水嗎?

白內障術後往往使用2種~3種眼藥水。需要注意的細節包括,把每種藥物點的次數清晰地寫在膠布上,然後貼在藥瓶上,避免出現錯誤。另外有些藥水可能用一週就停了,有些可能需要用4周。這些同樣要寫在藥瓶或藥盒上,到了時間不要心疼裏面剩下的藥水,直接扔掉,避免後面出現點錯藥的情況。病歷或者出院的指導資料裏一般清清楚楚地寫着每種藥物怎麼用。

Q

九問:人工晶體可以用一輩子嗎?白內障會復發嗎?

人工晶體的設計使用壽命一般是50年,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基本上是可以用一輩子的。白內障在手術中被徹底取出,不會再長出來。但是由於一些膜狀組織保留下來,術後這些膜狀組織可能會出現混濁,我們稱爲後發障(白內障術後又發生白內障)。由於只是一層膜混濁,往往無需再手術,只需通過激光打掉膜,就可以再次看清楚了。

Q

十問:老年白內障能預防嗎?

所謂“上醫治未病”,防大於治,但目前還沒有辦法能預防老年白內障的發生。既然是老化性疾病,可以依靠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態去延緩衰老。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一寶需要特別地關照。老年人不是社會的負擔和累贅,而是重要的財富。

文:健康中國醫者名片項目入駐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眼科 張欽

製圖:樸沁瑩

策劃:王丹 譚嘉

認同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