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耳蝸,你想知道的都在這兒!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新生聽力殘疾兒童達到2.3萬,新生兒聽力障礙發病率接近千分之三。
據瞭解,重度感音性耳聾的孩子,需要佩戴人工耳蝸來恢復聽力。
解放軍總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主任醫師韓維舉介紹,人工耳蝸不同於助聽器那樣直接戴在耳朵上,而是需要到醫院由醫生通過手術植入。
花費方面,本身做手術、住院是一部分費用,這部分費用跟一般的中耳炎手術價格大致差不多,在2萬塊錢左右。
植入的產品是另一部分費用。目前,國產人工耳蝸大致在10萬塊錢以下。進口產品基本上都在10萬塊錢以上。
當然還會有一些新的比較高端的產品,可能在20萬塊錢以上,耳蝸的費用基本上與醫院沒有直接關係,是產品比較貴。
還有一部分是後續的言語康復費用。此外,人工耳蝸系統終身需要使用專用電池,這也是一部分費用。
韓維舉介紹,對於成年人來說,某些省市可能會有一些優惠,或者有醫保的項目,尤其是國產耳蝸在某些省份已經進入到醫保中。
但具體情況,還需要諮詢當地醫保部門,看看醫保承擔的比例是多少,自己花費多少。
對於六歲以下兒童,還有一些免費項目,可以多多關注。
據瞭解,中國殘聯正在實施的人工耳蝸康復項目申請均不受戶籍限制,可就近在康復所在地殘聯諮詢,填寫申請表,並按照項目規定提交相關材料,由各省殘聯統一上報申請材料(請撥打各省諮詢電話瞭解本省申報詳情)。此外,"中國聽障兒童服務網"開通了網上申請業務,只要您點擊“我要申請”,並如實填寫相關信息,即可在網上提交申請。
韓維舉表示,人工耳蝸分爲植入部分和體外部分,植入部分又由電極和植入體構成。植入部分需要通過手術,將電極插入耳蝸,植入體放入耳後的皮下和顱骨外固定住,並非開顱。
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也並不是隨做隨走的,大概需要2—3個小時,術後傷口癒合需要7天左右。傷口癒合一個月後,就可以進行體外機的開機和調試了。
據瞭解,耳蝸植入手術一般會採用小切口技術,在耳後做一個只有3公分(30毫米)大小的切口,儘可能減少損傷。
從朋友圈裏看,這些年丟失的人工耳蝸真不少,有找到的,也有沒找到的。
健康中國小編就此諮詢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耳研所亓貝爾副研究員。她表示相比於人工耳蝸佩戴者羣體,人工耳蝸體外機的丟失率並不算高。而且體外設備一旦脫落,使用者就無法聽到聲音,很容易被察覺,因此不易遺失。但是由於體外設備和體內裝置是藉助磁力吸引在一起且體積較小,還是存在丟失的可能性。
因此小心保管總是需要的,可以用別針固定到衣服上,也可以用髮飾固定到頭髮上。
還要提醒一下,像北京地鐵那樣人潮洶湧的地方,還是要少去。畢竟固定多好……都沒用。
人工耳蝸那麼昂貴,還那麼容易丟失。有沒有替代品呢?
據媒體報道,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工程師和聽力學家正在研究一種可以通過舌頭來聆聽,從而將取代人工耳蝸。
未來可期,但目前還沒有替代品。
人工耳蝸在國內已經用了差不多20年了。對於聽力受損者來說,這一技術最爲成熟,也最爲可靠。
來源:原文綜合自微信公衆號“經濟日報”,部分內容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