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保暖要提上日程啦

今日白露!保暖要提上日程啦

白露是秋季的第三個節氣,節氣至此,天氣逐漸轉涼,“露”是“白露”節氣後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因晝夜溫差大,夜間空氣中的水汽遇冷凝結成小水滴,附着花草樹木之上,在晨光的照耀下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甚是惹人喜愛,故得“白露”之名。

白露一至氣轉涼,白露意味着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此時天地陽氣向內收斂,人們要儲備充足的氣血以備過冬。那麼,白露養生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白露身不露,起居宜保暖

“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人們常用這樣的諺語來形容白露之後氣溫的迅速下降。“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嚀”“白露身不露,着涼易瀉肚”之類的民諺讓人覺得分外貼心,意思是說,天氣涼了,晝夜溫差大,家人要互相提醒,注意及時穿上長衣、長褲,尤其要重視腹部的保暖。即使是年輕人也不可以再赤膊短褲短裙裸露身體,否則就容易受到寒溼之氣的侵襲。如果感受這股寒溼所化的白露之氣,人就容易感冒、咳嗽、腹痛、腹瀉,甚至罹患關節炎、風溼病。

這裏要特別注意的是,白露添衣不能太多太快,應遵循“春捂秋凍”的原則,讓身體適當接受耐寒訓練,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對安度冬季有益處。

飲米酒食龍眼,食補潤肺健脾

秋季肺臟當令,肺在五行屬金,根據中醫學五行生剋理論,培土(脾胃)能生金,而金又能生水(腎),因此白露節的食補與藥膳既要潤肺,又要健脾,還可以養腎。

飲米酒祛寒溼

白露時節,祖國各地都有不同的飲食習俗。白露前後,江南地區常低溫多雨,在蘇、浙一帶有用糯米、稻米等五穀釀製、飲用“白露米酒”的習俗。糯米、稻米能祛溼,性味甘甜入脾,米酒性溫不烈,既能溫陽散寒,又能健脾利溼,不論是居民還是遊人都可適當飲用以保健。

食龍眼補心脾

在福州有個傳統叫“白露必食龍眼”,當地人認爲白露時節,龍眼完全成熟,甜度最高,口感最好,食龍眼可大補身體。中醫學認爲,龍眼肉甘溫,入心脾兩經,具有補益心脾、養血安神的功效。《得配本草》中記載:龍眼肉可“益脾胃,保心血,潤五臟,治怔忡”,對於久病體虛或老年體衰,氣血不足,有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面色萎黃的人不妨在白露時多食些龍眼。

要注意的是,龍眼屬於偏溫性的水果,平時容易上火的人、糖尿病患者都不宜多食,每次一兩顆,淺嘗輒止。建議食用淡鹽水泡過的龍眼,並且在食完龍眼之後多食些青菜,適當中和龍眼的熱性。

食家禽養精血

爲了預防秋燥傷肺,推薦選用一些具有益氣養陰潤肺作用的中藥,如西洋參、百合、杏仁、白果、川貝、葛根、麥冬、桑葚、石槲等搭配家禽做藥膳。

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提到過食“五畜”以養精血,“五畜”在中醫學中屬於“血肉有情之品”,如雞肉味甘、性溫,《日華子本草》記載:“添精補髓,助陽氣,暖小腸,止泄精”,故雞肉具有溫中健脾、添精補髓的作用;鴨肉味甘、性涼,歸脾、胃、肺、腎經,可滋陰補虛。因此,雞鴨就成了白露時節最宜食用的家禽。

爲了預防秋燥傷肺,推薦選用一些具有益氣養陰潤肺作用的中藥,如西洋參、百合、杏仁、白果、川貝、葛根、麥冬、桑葚、石槲等搭配家禽做藥膳。下面給大家推薦幾款白露養生藥膳。

西參石斛水鴨湯

製法:西洋參、白果各10克,水鴨半隻,煲湯食用。

功效:西洋參味甘微苦、性涼,主歸肺、心經,《本草從新》中謂其“補肺降火,生津液,除煩倦”;石斛性味甘淡微鹹寒,歸胃、腎,肺經,功能爲益胃生津、滋陰清熱利咽,該藥膳對氣虛有火者十分適宜。

百合五仁炒雞

製法:鮮百合30克,板栗仁100克,核桃仁20克,桃仁、杏仁、白果各10克,雞肉250克,清炒食用。

功效:百合、板栗等均屬於當令食材,該藥膳具有潤肺健脾補腎、止咳平喘的功效。尤其適用於素有咳喘疾病,肺脾腎不足兼有便祕的中老年人的食補,有助於減少老年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等病在秋冬季的急性發作。

益氣補腎延年茶

製法:黃芪10克,制首烏、生地、百合、枸杞子、桑椹子各5克,紅棗3枚(切開),以開水沖泡或養生壺煎煮後飲用。

功效:黃芪性味甘溫,大補元氣;紅棗健脾益氣;制首烏平補肝腎;生地、枸杞、桑葚滋陰補腎。每日1劑,堅持飲用可起到益氣補腎、延年益壽的功效

隨時隨地擡腳跟,浴足之後對腳心

遵循“白露不露”的原則,對於老年人特別是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白露之後就建議不要再做晨練。因爲在白露之後的早晨,天氣溼冷,早上起牀後,人們的血壓及心率往往是逐漸升高、加快的過程,一個晚上沒喝水,血液的黏稠度也高,身體的各種耐受閾值都很低,運動後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會明顯升高。因此,對於有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羣而言,下午、傍晚是一天之中最佳的運動時間。

若不想外出運動,我們還可以選擇隨時隨地擡腳跟。另外,勞累了一天回到家裏,不妨在每天睡覺之前泡泡腳;泡完腳後,坐到牀上,腳心相對,同時按摩小腿肌肉,直到局部肌肉發熱。

大家可不要小看這兩個動作,腳心的湧泉穴是腎經的起始穴,擡擡腳跟不但能按摩到湧泉穴,還能拉伸腳底和腿部的腎經,起到刺激腎經的效果;泡腳後腳心相對,能連通腎經,促進全身氣血的運行。因此,上述操作能夠很好地促進氣血運行,大家還不趕快趁着白露把腎養好,幫助我們更好過冬。

大家一定要樹立正確的養生理念,那就是養生重在“養”,這是一個遵循自然規律、因時制宜、細水長流的過程。我們的身體不需要狂風暴雨式的“大補”“大練”,只需以自然之道養自然之身,這樣才能每天健康多一點,每天美麗多一點。

策劃:王丹 譚嘉

文: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科副主任醫師 譚超

海報設計:樸沁瑩

認同請分享: